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坐·其一》
《夜坐·其一》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春夜沈沈灯影明,卷书兀坐三更

不知船外风多少,但听满江波浪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灯影(dēng yǐng)的意思:指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比喻短暂的存在或虚幻的事物。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内心的思绪。

首句“春夜沈沈灯影明”,描绘了一幅春夜深沉,灯火明亮的画面。春天的夜晚,虽然深沉,但灯光却异常明亮,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温暖的氛围。

次句“卷书兀坐忽三更”,描述了诗人放下手中的书籍,独自坐着,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三更时分。这里的“兀坐”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静坐的状态,而“忽”字则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以及诗人沉浸于思考或回忆中的状态。

后两句“不知船外风多少,但听满江波浪声”,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意境。诗人似乎置身于江边,虽然无法直接感知船外的风力大小,但能清晰地听到江面上波浪拍打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或许是对远方的思念,或是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想象的夜晚场景中,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满江红.洗肠池瀑布

翠碧苍崖,谁散却、夜珠千斛。

凝望处,素涛如练,乱飞寒玉。

尘世百年肠欲洗,空山六月肌生粟。

甚天台,华顶石梁奇,人闲独。樵唱断,松风续。

猿啸罢,琴声促。恍银虬出海,搅翻林谷。

老树阴阴临槛冷,飞花点点随流曲。

更须携、茶灶酒瓢来,和云宿。

(0)

浣溪沙.癸亥九日客阙里

十里翻红柿叶肥,一湾清浅鲁城西。

灵光不见乱鸦飞。

客路秋风惊落帽,昨宵寒雨泪征衣。

辙环人也惜栖栖。

(0)

守岁

暮景光如驶,连宵绛烛然。

自怜仍故我,却喜又新年。

儿检通家帖,孙哗压岁钱。

老夫无一事,枯坐半成眠。

(0)

赈沂南旋留别杨卓斋太守及郡幕诸君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

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

土灶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

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万全。

(0)

题庭梧玩月图二首·其二

应门有子乐三余,百尺高梧学士庐。

独坐石边无底事,兴来时课数行书。

(0)

开化八景诗·其三凤凰山花

河阳不必数繁华,空谷于今有异花。

已学倩妆临涧壑,自余香艳带烟霞。

投闲雅称幽人赏,避俗宁寻高士家。

最是燕莺情寄好,松花梦里报蜂衙。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