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区别(qū bié)的意思:辨别不同之处、对比差异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一竿(yī gān)的意思:指一根竿子,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耘锄(yún chú)的意思:指耕种、耘犁,比喻耕耘、努力工作。
洲岛(zhōu dǎo)的意思:指地理上的陆地与海洋之间的交界处,比喻处境险恶、危险重重的地方。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 注释
- 读书:学习阅读。
不恶:并非不好。
自好:本身就很好。
根牙:植物的根和芽。
区别:不同之处。
花实:花朵和果实。
随时:随着时节。
耘锄:耕耘除草。
雨露:雨水和露水。
勿忧:不必担心。
钓:钓鱼。
不在鱼:目的不在于鱼。
一竿:一根钓鱼竿。
洲岛:江中的小岛。
- 翻译
- 虽然读书有益,但不读也自有其乐趣。
植物根基与枝叶有别,花朵和果实随季节而变化。
耕作不能缺少,雨水和露水不必担心会太少。
我钓鱼并非只为了鱼,而是借竿寄托于江岛之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见儿侄唱酬次韵五首(其二)》中的一节。诗人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虽然读书有益,但并非必要时一定要读,个人喜好和生活节奏也应被尊重。他强调了事物的本质差异,比如植物的根芽与花果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成长,暗示读书也是如此,适时而学更为重要。
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耕作需要勤劳(“耘锄不可无”),但也不必过分忧虑缺乏滋养(“雨露勿忧少”)。他的钓鱼之乐并不在于能否捕获鱼,而是享受垂钓过程,将竿子寄托在江岛之上,体现了他对生活的闲适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教于乐,既传达了对知识的态度,又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