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赞学》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王 赞 学 唐 /司 空 图 黄 卷 不 关 兼 济 业 ,青 山 自 保 老 闲 身 。一 行 万 里 纤 尘 静 ,可 要 张 仪 更 入 秦 。
- 注释
- 黄卷:泛指书籍,这里特指政务相关的书籍。
兼济业:指关心和参与国家大事。
青山:指风景秀丽的山,也象征隐居之地。
自保老闲身:保持清闲自在的生活,安享晚年。
一行:指一次行程或旅程。
万里纤尘静:形容旅途遥远且宁静,纤尘指微小的灰尘,象征平静。
可要:是否需要。
张仪:战国时期的辩士,典故人物,此处代指从政者。
更入秦:再次进入朝廷为官。
- 翻译
- 繁重的公务与我无关,我只愿在青山中度过悠闲的老年。
一程万里,旅途平静无尘,是否还需要张仪再入秦国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寄王赞学》,其中蕴含深厚的哲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黄卷不关,指的是边塞无需关闭,因为国力强盛,无需担忧;兼济业,则是在强调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的安居乐业。青山自保老闲身,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隐退山林,以悠然自得的心态去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过着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闲适生活。
一行万里纤尘静,描绘的是一片寂静无声的景象,万里长路上连一点尘土都没有,这不仅是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可要张仪更入秦,则是在提醒某位朋友,即使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张仪那样有能力的人,也应当深思熟虑再次介入世俗纷争。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社会与自然山林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活和隐逸生活的选择,以及对朋友的忠告和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