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蜜蜂颂四首·其二》
《蜜蜂颂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饶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非但桃花与杏花,万家春色吾家

花须造化无人会,月落空庭竹影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非但(fēi dàn)的意思:不仅仅,不止

空庭(kōng tíng)的意思:空无一人的庭院,形容寂静无人的场所。

落空(luò kōng)的意思:指计划、希望或预期的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结果,没有实现或没有成功。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万家春(wàn jiā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到每个家庭,万物复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通过蜜蜂这一小生灵的视角,展现了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首句“非但桃花与杏花”,诗人以蜜蜂的口吻,表达了对春天百花齐放的赞叹,不仅仅局限于桃花和杏花,而是整个春天的万紫千红都是它的家园。这种广阔的视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多样性的欣赏。

次句“万家春色总吾家”,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是属于所有生命的,无论是繁华的花朵还是平凡的草木,都是春天的一部分,都是蜜蜂的家园。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蜜蜂以情感和思考能力,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句“花须造化无人会”,则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界的奥秘。蜜蜂在这里感叹于花朵的美丽背后,是自然界的神奇造化,这种造化之美,或许只有蜜蜂这样的小生灵才能真正体会。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界奇迹的赞美,也是对蜜蜂自身观察力和感知力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月落空庭竹影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月亮落下,庭院中竹子的影子斜斜地投在地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在这样的夜晚,蜜蜂或许会静静地休息,回顾一天的辛勤劳动,感受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蜜蜂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以及生命的美好与宁静。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自然颂歌。

作者介绍

饶节
朝代:宋   字:德操   籍贯:自号倚松道   生辰:1065~1129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猜你喜欢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八琵琶亭

片石胡琴槽,构亭事登临。

考功閒中乐,非好世俗音。

(0)

石室洞

天王峰南石室洞,怪特不与寻常同。

石门巉岩天所凿,门内夷旷驱车通。

偃然灵穴邃且广,步履出没忘西东。

其间异状多所类,悬乳往往成鼓钟。

龟头俯视露岩腹,寿与岁月应无穷。

团团一窍透千尺,天使日月光来容。

洞前佛氏殿阁峻,相直气象增其雄。

我为俗吏虽局蹐,所至安肯遗幽踪。

金华灵岩著于婺,每越疆境为游从。

尝恨昔年之富川,便道不得寻龟峰。

尘怀不惬十馀载,每见图画加忡忡。

去春来此路复过,篮舆暮触烟霭重。

纵观虽未尽吾兴,聊塞所欲平饥空。

到官萍邑已逾岁,坐拥民事劳颛蒙。

滞祛敝革固用日,佳趣不暇先牢笼。

称来公馀得兹洞,疏爽为我开情悰。

金华龟峰虽未及,此地有此为难逢。

谩拈秃笔写白石,但记姓字于其中。

却登净宇祇独宿,蒲牢压旦还撞舂。

归鞭遽去有馀约,后会结客临春风。

(0)

寄明守刘公仪

去年更直宿文昌,今日暌违各一方。

遐想四明安坐府,肯思三峡险乘航。

恨无羽翼亲谈席,应有笙歌簇燕堂。

旧好未宜因远废,邮筒时且寄篇章。

(0)

倒用前韵

宛转眉山效蜀峨,花前执板为清歌。

歌声暗与春风合,催折芳心不厌多。

(0)

和会饮牡丹丛间

移樽近槛就香多,辄效花前小子歌。

愿扩酒肠无惜醉,淡红楼子独嵯峨。

(0)

和潘通甫中春即事

杂花交错裹楼台,二月向残三月来。

尘迹遇时随分乐,酒樽逢景等閒开。

幽禽有意名相唤,飞絮无情舞自回。

游览莫为频数厌,逡巡便举送春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