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中(àn zhōng)的意思:暗中指在不为人察觉的情况下进行某种行动或活动。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檐楹(yán y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房屋。
光采(guāng c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出众,光彩照人。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溟溟(míng m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辽阔广阔。
暖阁(nuǎn gé)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私人居所中供人取暖的地方,引申为温暖舒适的场所。
曝背(pù bèi)的意思:指把书背晒在太阳下,形容勤奋学习的样子。
三辰(sān chén)的意思:三个辰时,形容时间非常短暂。
梳头(shū tóu)的意思:指整理头发,也比喻整顿、整理事物。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送灯(sòng dēng)的意思:指向人送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微阳(wēi yáng)的意思:微弱的阳光。形容阳光微弱、光线不足。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区越在正月十七日风雨交加的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寒冷与阴郁,以及二十日天气转晴后阳光带来的温暖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首句“朔风吹雨来溟溟”,开篇即以凛冽的北风和连绵的细雨渲染出一片阴冷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接着,“岂为元宵须送灯”一句,借元宵节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反问为何在这样的时刻需要灯火,暗示了诗人对当前环境的不满与无奈。
“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在严寒中的萧瑟景象,百草因寒冷而无法生长,星辰也似乎在黑暗中愁苦前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同情与感慨。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则转向了个人生活场景,通过描述取暖设施的使用,反映了天气的寒冷。梳头时需要额外的炭火,煮茶的炉子上还残留着冰霜,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严冬中的生存状态。
最后,“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描绘了天气转晴后的景象,微弱的阳光带来了温暖与生机,人们可以趁着短暂的好天气晒太阳,靠近屋檐享受阳光的照耀。这一转折不仅带来了希望与温暖,也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转机与光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雨交加与晴朗天气的对比,以及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都门冬夜
惨雪失昏昼,慄烈冱乾坤。
朔风震陵莽,猎猎惊征魂。
朱火凝兰膏,重衾夜无温。
羁绪结悽怆,泪下声忽吞。
客身岂不惜,深怀罔极恩。
燕市寒如此,绝塞何堪论。
寄裘苦无资,况久缺鸡豚。
人生七十稀,宁不念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