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堵乐耕·其二》
《寄堵乐耕·其二》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思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葛衣(gé yī)的意思:指穷苦、贫困的样子。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鸟哢(niǎo wēng)的意思:形容鸟儿鸣叫的声音。

僻书(pì shū)的意思:指罕见、少有人知道的书籍或知识。

燃藜(rán lí)的意思:指燃烧藜草,比喻兴奋、热情高涨,情绪激昂。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云飞(yún fēi)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如同云飞一般。

伫看(zhù kàn)的意思:伫立观望、长时间地站着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僻静之地,官职清闲,来访之客稀少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联“路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点明了环境的偏远和生活的清闲,同时也暗示了与外界联系的不便,以及来访者寥寥的情景。这种远离尘嚣的状态,既可能带来宁静,也可能带来孤独感。

颔联“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运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黄鸟的啼鸣,白云的飘逸,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平静。

颈联“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生活的简朴。在暗淡的月光下,手持藜杖行走,微风轻拂,更换葛衣,这样的场景既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淡泊。

尾联“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表达了诗人虽然只在此地停留了一个月,但每一天都渴望回到故乡的心绪。这既是对当前生活环境的不满,也是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体现了人对归属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身处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远方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丁仪子

尚自不与米,何堪大遗金。
丁仪为有子,文略是诬亲。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董召南

躬稼复樵渔,养亲还读书。
不闻官赐帛,惟见吏催租。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窦章

蔬食可堪贫,勤哉养亲。
蓬莱知不远,应是著斯人。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杜延年

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窦融

玺书来万里,鼎足许三分。
解道为忠易,谁知以孝闻。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二王

要以孝行取,宁将学业论。
锡无惭玉友,铨可谓金昆。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