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杂兴·其三》
《秋日杂兴·其三》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古风

客从湘中来,问我手中松。

当时一寸根,翥霄作鸾龙

子可爇我鼎,肪可泽我容。

松今已如此而况种树翁。

寄声十八丈,法当理归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当理(dāng lǐ)的意思:指按照道理、原则办事,合乎情理。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法当(fǎ dāng)的意思: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如此,理应如此。

寄声(jì shēng)的意思:用书信或口信传达消息或问候。

鸾龙(luán ló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丽壮丽的景象或事物。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种树(zhò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一旦有了一定的声望或影响力,就容易引来麻烦和攻击。

翻译
有位客人从湖南来,询问我手中的松树。
那原本只有一寸长的根,如今已高飞如鸾龙。
你可以用它煮我的食物,油脂可以润泽我的容貌。
松树如今都这样了,更何况种它的老翁。
我向十八丈外的你传话,应当顺应自然,持杖归去。
注释
客:来访者。
湘中:湖南地区。
问:询问。
手中:拿着。
松:松树。
一寸根:最初的幼小根部。
翥霄:高飞入云霄。
作:成为。
鸾龙:神话中的鸟和龙,象征尊贵。
子:你,指上文的客人。
爇:燃烧。
鼎:古代烹饪器具。
肪:油脂。
泽:滋润。
而况:何况。
种:种植。
十八丈:比喻远方或抽象距离。
法当:应当。
理:顺应。
归:返回。
筇:竹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秋日杂兴(其三)》,以松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松木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客从湘中来,问我手中松”描绘了客人带着湘中的松木来访的情景,接着“当时一寸根,翥霄作鸾龙”赞美松木当初虽小,但有如飞龙腾空的潜力。诗人感慨“子可爇我鼎,肪可泽我容”,意指松脂可以烹煮食物,滋润肌肤,体现了松木的实用价值。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物质层面,更进一步抒发感慨:“松今已如此,而况种树翁”。他以松树的成长暗示时光荏苒,连种树人都老去,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寄声十八丈,法当理归筇”中,“十八丈”可能是指松树的高度,也可能暗指朋友的年龄,诗人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希望他能顺应自然,适时回归简朴生活,持杖而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松树寓言,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道中

程入江乡宿,新炊饭带沙。

乱山愁外笛,孤驿梦中家。

野水平菰叶,春风足楝花。

西来三两客,闲说旧京华。

(0)

送谢尉

试吏才未申,食贫同古人。

何以赠行色,一酌湖上春。

(0)

山谷寺

才入禅林便懒还,众峰深壑共孱颜。

楼台冷簇云萝外,钟磬晴敲水石间。

茶版手擎童子净,锡枝肩倚老僧闲。

独孤房相碑文在,几认题名拂藓斑。

(0)

池上作

簇簇菰蒲映蓼花,水痕天影蘸秋霞。

分明似个屏风上,飞起鵁鶄一道斜。

(0)

题戴溪亭

溪亭故事几年华,来值秋霖眺望赊。

云障山峦多少处,雨埋烟火两三家。

水肥去马行高阪,汀没閒鸥上浅沙。

谁是子猷谁是戴,小船杯酒兴无涯。

(0)

泗州画赞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宝塔接群品。

塔今败坏成微尘,随意分身无不在。

我观世间有为法,无常迁变同一空。

假饶建塔如恒沙,未有不归幻灭者。

岂惟淮塔有兴废,阿育王造亦非坚。

菩萨应感常现世,不随宝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长淮风,普为众生作饶益。

我今绘此应感象,常以正念为皈依。

于此员光一寻中,而兴七级浮屠想。

正念皈依无间断,普愿菩萨常感通。

洪钟小大随叩鸣,所求所请皆如意。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