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飘昼讲,池草伴春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和 翰 林 师 学 士 赠 伦 上 人 新 居 之 什 宋 /杨 亿 一 径 雨 苔 深 ,新 居 雅 称 心 。天 花 飘 昼 讲 ,池 草 伴 春 吟 。施 食 山 禽 下 ,题 门 野 客 寻 。此 中 堪 宴 坐 ,何 必 在 双 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称心(chèn xī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符合心意。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施食(shī shí)的意思:给予食物或帮助他人。
双林(shuāng lín)的意思:指两个森林相连,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过。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新居(xīn jū)的意思:指新建的住宅或新搬入的居所。
雅称(yǎ chēng)的意思:
(1).素称。《后汉书·韦彪传》:“好学洽闻,雅称儒宗。”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甘雨车行,仁风扇动,雅称安黎庶。”
(2).美称。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经》:“而今之致餼於人者,反借以为雅称,是以鬼事人也。”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 翻译
- 一条小路被雨打湿,青苔深深,新居让人感到高雅舒适。
白天,佛经诵读声如天花般飘落,池塘边的草木仿佛在春天的诗篇中低唱。
喂食引来山鸟,门前时常有野外的访客寻找宁静。
这里就足够静心宴坐,何需非得去双林那样的禅修之地。
- 注释
- 一径:一条小路。
雨苔:被雨打湿的青苔。
新居:新建的住所。
雅称心:让人感到高雅舒适。
天花:比喻佛经的智慧或诵经声。
昼讲:白天的讲经。
池草:池塘边的草木。
春吟:春天的诗篇。
施食:喂食。
山禽:山中的鸟儿。
题门:题写在门上。
野客:野外的访客。
堪宴坐:足以静心坐下。
何必:何必必要。
双林:双林寺,佛教圣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山中生活场景。"一径雨苔深",表明新居位于一条被雨水滋润的小路旁,周围生长着青苔,这里环境清幽,自然景观得以保养。"新居雅称心"则表示诗人对这处新居感到十分满意,因为它符合诗人的审美和追求。
接下来,"天花飘昼讲"中“天花”通常指的是樱桃或其他悬挂的花朵,这里的“飘昼讲”可能是指花瓣随风飘落,或者是在白日里自然展现其美丽。"池草伴春吟"则描绘了泉水边草木与春天和谐共生的景象,"池草"代表着静谧的水面及其周围生长的植物,而“伴春吟”则是对自然界在春季中发出的声音的描述。
下两句"施食山禽下,题门野客寻",诗人在表达他对待鸟类的善举,以及对于外来访客留下的文字记录。这里反映了诗人的慈悲和好客,同时也展示出诗人与自然、与游子的交流。
最后,"此中堪宴坐,何必在双林",诗人表达了对现居环境的满足和喜爱,认为这里是可以长时间享受宁静生活的地方,并且不需要去别处寻找(比如“双林”),暗示诗人已经找到心中的理想之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新居的满意和山中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以及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经光山晚宿寺中王汝希过访喜作
龙宫瞻郭外,鹫岭落城隅。
傍树疏灯出,缘溪晚骑趋。
珠林旋皂盖,竹户拥缁徒。
海内谁相假,君来意不无。
屯邅劳藉慰,阔绝倍欢娱。
万里排云翼,青春汗血驹。
雅怀怜孺子,高论惜潜夫。
萝月纷纷白,松云黯黯孤。
苍茫登觉路,怅望出迷途。
日月辞三殿,风烟下五湖。
辛勤陈往事,邂逅即良图。
后会应无定,宁辞酒重沽。
游鍊真宫
嬴女吹箫夜,青鸾作远游。
已邀明月上,空遣彩云留。
石路游人惑,瑶编方士求。
桂岩间白鹿,兰谷卧青牛。
海岳丹丘閟,风尘素发愁。
坛霞秋自落,洞日昼长幽。
冠盖乘閒出,琴尊倚道流。
罢官终欲去,桃水弄渔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