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七》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七》全文
宋 / 释正觉   形式: 赞  押[虞]韵

涧月之孤,岩松之癯。秋生眉目霜侵发须。

诸法之相了空寂,妙存之性非有无

一尘巨海,片雪点红炉

事头头俱出碍,自然妙触解回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巨海(jù hǎi)的意思:形容非常广阔、浩瀚的范围或规模。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眉目(méi mu)的意思:指眉毛和眼睛,表示容貌、神情或线索

事头(shì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头或起头。

霜侵(shuāng qīn)的意思:指寒露时节,霜冻开始侵袭大地,形容天气寒冷。

头头(tóu tóu)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中拥有最高权威、最高地位的人。

雪点(xuě diǎn)的意思:指极少量的雪花点缀在物体上,形容极其细小的瑕疵或缺点。

岩松(yán s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坚强有力。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应事(yìng shì)的意思:应对事务,处理事情。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涧月之孤,岩松之癯",以月光洒落涧边孤独的松树,形象地展现了寂静清冷的山林景象,象征着修行者的孤寂与坚韧。"秋生眉目,霜侵发须",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传达出岁月的痕迹和内心的沧桑。

诗人进一步阐述禅理,"诸法之相了空寂,妙存之性非有无",强调世间万物皆空,唯有内在的妙存之性超越了有无的界限。接下来的比喻生动,"一尘飞巨海,片雪点红炉",尘埃虽小却能引发大海的波澜,雪花虽微也能点亮红炉,暗示修行者的心境能影响世界。

最后两句"应事头头俱出碍,自然妙触解回途",表达了在应对世事时,如果过于执着,就会陷入困境。只有回归自然的妙悟,才能找到解脱之道。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活与修行的洞察。

作者介绍

释正觉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吕秘校·其十

吾道穷通自有时,功名岂便与心违。

摩天未逐溟鹏奋,敛翅尚如篱鶠飞。

鸣凤卜迟君莫笑,玉山醉倒事何稀。

梅花将谢剩沽酒,待向花前倒载归。

(0)

和张文潜晚春·其三

易贮千寻水,难藏一点春。

也须几杯酒,还似送行人。

(0)

和路朝奉新居·其六

坐想堂前弄白须,蒲茵笋席正高居。

綵衣六子傍供膳,锦髻诸孙自教书。

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

更吟整斗论头句,胜却西庵诗一车。

(0)

送娄六秀才

趋时之悔真良说,枉己之徒信厚颜。

学者渊源当似海,丈夫持守要如山。

挺然特起麟孤角,鄙矣谁窥豹一斑。

为子临行双泣下,白头人倚夕阳关。

(0)

赠玉师失鹦鹉·其二

淡烟白浦月黄昏,倚遍阑干空倚门。

接翅定思云外侣,偷栖应望水边村。

尽传世上新诗去,惟有笼中旧物存。

便是却来休更养,不能成事只能言。

(0)

代诸生送蒋守·其一

明明楚侯,为国之光。王明是选,王命是将。

皇皇者华,六辔如濡。辔且如濡,其德可孚。

其孚维何,洁不可污。皇皇者华,六辔沃若。

辔且沃若,其德可度。其度维何,清不可浊。

洁也不污,清也不浊。德则不渝,泽则不涸。

民则宜之,民则乐之,神亦作之。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