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风土(fēng tǔ)的意思:指地方的风俗、习惯、特色等。
过腊(guò là)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也可指过去的事情或人物。
开正(kāi zhèng)的意思:指开展正义的行动,正大光明地处理事情。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漂母(piǎo mǔ)的意思:指人离开家乡,漂泊在外,思念家人的心情。
燃灰(rán huī)的意思:燃灰指火焰熄灭后剩下的灰烬,比喻事物已经完全消失或破灭。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渔翁(yú wēng)的意思:指人生事业或利益的得失变化无常,有时候损失也能转化为收益。
早岁(zǎo suì)的意思:早年,年幼的时候。
震雷(zhèn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震撼人心。
- 鉴赏
这首诗《闻雷》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描绘了初春时节的一场微雨之后,突然传来雷声的情景。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首句“过腊山微雨”,点明了时间背景,腊月时节,山间细雨蒙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开正两震雷”一句,笔锋一转,雷声乍起,打破了宁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震撼与惊喜。
“渐南风土异,伤早岁时催”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南方与北方的气候差异,表达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感慨。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但似乎又过于急促,让人感到有些伤感。
“放逐渔翁问,淹留漂母哀”则借用了典故,渔翁和漂母分别代表了被放逐者和救助者的形象,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在这样的季节变换中,人们的生活境遇也发生了变化,既有被放逐者的无奈,也有救助者的悲悯。
最后,“馀寒附烟火,尚有复燃灰”两句,以余寒未尽、烟火相伴、灰烬重燃的形象,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冬日过后,人们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火花,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其三
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
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
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
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