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探 菊 南 坡 宋 /虞 俦 春 来 自 分 菊 成 坡 ,秋 晚 何 妨 日 一 过 。喜 色 忽 看 眉 上 见 ,霜 华 应 向 掌 中 多 。一 枝 须 索 蚁 浮 甕 ,三 径 从 教 雀 可 罗 。坡 下 有 泉 唯 可 饮 ,西 风 吹 鬓 未 应 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喜色(xǐ sè)的意思:指人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须索(xū suǒ)的意思:形容迫切寻求、急需。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掌中(zhǎng zhōng)的意思:指完全掌握、控制某事物。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和探菊南坡》,通过对春天菊花盛开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首句“春来自分菊成坡”,写出了春天里菊花遍地的景象,仿佛自然的规律使然。次句“秋晚何妨日一过”,表达了诗人即使到了秋天,也愿意每天去探望菊花,流露出对菊花的深情厚谊。
“喜色忽看眉上见”,诗人观察到菊花的喜人姿态,仿佛能从其上感受到快乐,这种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接下来,“霜华应向掌中多”暗示了诗人与菊花相伴的时间之长,对菊花的呵护备至。诗人甚至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将菊花置于瓮中,让蚂蚁浮游其中的情景,展现了对菊花的珍视。
“三径从教雀可罗”一句,运用典故,表示诗人愿意在园中开辟小径,任由雀鸟栖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尾联“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诗人强调尽管岁月流转,但只要在菊花陪伴下,自己心境依然年轻,不受时光侵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探菊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岁月静好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苧舞歌
馆娃宫中白玉堂,朱门翠钥金仓琅。
木难帏幕火齐床,暖风微微沉水香。
西施起舞白苧扬,裾袂掩映零秋霜。
萦尘集羽纷相羊,旋武凌霞响屧廊。
满庭击节和鸣珰,轻埃不起清且凉。
雾鬟侵眸流绿光,纤肢百转如垂杨。
疑随彩云天际翔,将阑复作态非常。
徘徊转盻属君王,华烛频更欢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