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守清躅,谁能嗣世儒。
吾见何君饶,为人有是夫。
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
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
兵甲(bīng jiǎ)的意思:指战士穿戴战甲,准备上战场。比喻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困难和挑战。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黜官(chù guān)的意思:黜官是指罢免官职,将官员革职或撤职的行为。
抵忌(dǐ jì)的意思:指遇到不祥的事情之前,会出现一些预兆或者征兆。
伏奏(fú zòu)的意思:指隐藏在文字或言语中的暗示或隐喻。
公能(gōng néng)的意思:公能指公正有能力。形容人具备公正、能力和才干。
官符(guān fú)的意思:指官员的令箭或文书,也用来形容官员的权力和职务。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忌讳(jì huì)的意思:忌讳是指人们在言行中避免触犯禁忌,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皆悉(jiē xī)的意思:皆悉意指所有的人都知道、都了解。
宽大(kuān dà)的意思:指待人宽容大度,不计较小节,宽容大度的品质。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贫贱(pín jiàn)的意思:形容贫穷和贱贫的状态。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然且(rán qiě)的意思:表示一种逻辑关系,即前面所说的情况已经足够了,后面所说的更加强调或者更加重要。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世儒(shì rú)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儒家学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嗣世(sì shì)的意思:继承世位,接替为人后代。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未曾(wèi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奏书(zòu shū)的意思:指上报或呈递奏章、奏疏等文书。
坐隅(zuò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时间待在一个狭小的角落或者边缘,形容人处于无人问津、被冷落的状态。
尚书郎(shàng shū lá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名,尚书省中的职位,也泛指高级官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清廉形象和其对待下属宽厚的一面。开篇即问谁能保持清廉,谁能继承儒雅之风,显然是在赞美某位君子。接着,诗人提及自己所见的何君,其为人处事公正无私。
黜官二十年,未曾暂崎岖,这句话表明这位官员在官场二十年,从未有过失,更没有因为贪婪而受到谴责。终不病贫贱,寥寥无所拘,强调了他不以贫穷为耻,不受外界物欲的束缚。
忽然逢知己,数月领官符,犹是尚书郎,收赋来江湖,这段描述了诗人与这位清廉之士相识,并在短时间内受到任命,担任重要职务。收赋来江湖则表明他工作的成果和能力得到了认可。
接下来的“人皆悉苍生,随意极所须”一句,意味着人们都知道他的善行,他的作为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和支持。而“比盗无兵甲,似偷又不如”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位官员并非像小偷一样藏匿自己的清廉,而是光明磊落,不需任何伪装。
最后,“公能独宽大,吾欲探时谣,为公伏奏书。但恐抵忌讳,未知肯听无。”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并有愿意为他传播美德、上书荐举之意,但又担心可能会触犯某些禁忌,不被接受。
全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塑造了一位理想中的清廉官员形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高尚情操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