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奉 和 到 塞 下 有 怀 青 社 之 作 宋 /余 靖 十 二 山 河 壮 东 夏 ,黄 扉 当 日 建 行 台 。封 陲 自 此 赭 衣 尽 ,黌 校 于 今 绛 帐 开 。负 海 遂 成 安 堵 俗 ,济 川 元 是 代 天 才 。耆 明 虽 乐 归 閒 趣 ,睿 睠 岩 廊 徯 再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堵(ān dǔ)的意思:指心情平静安定,没有烦恼和担忧。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东夏(dōng xià)的意思:指东方夏天,表示夏季时节。
封陲(fēng chuí)的意思:指封建时代君主派遣边防军队进行戍边防线的工作。
负海(fù hǎi)的意思:背负着大海而行,形容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黉校(hóng xiào)的意思:指学校的教育方法严格,纪律严明,学生受到严格约束的情况。
黄扉(huáng fēi)的意思:指官员就职时的黄纸扉页,意指官员的职位或身份。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绛帐(jiàng zhàng)的意思:绛帐是指古代帝王所用的红色帐篷,用于象征权威和尊贵。
睿眷(ruì juàn)的意思:指明智而慈祥的眼光和关怀。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天才(tiān cái)的意思:指具有非凡才能和智慧的人。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岩廊(yán láng)的意思:形容山洞或石室内部阴暗、狭窄。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再来(zài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重复出现或再次发生的意思。
赭衣(zhě yī)的意思:指土黄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贫穷或低贱的身份。
- 注释
- 山河:指地域辽阔、景色壮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黄扉:皇宫的正门,象征朝廷。
行台:临时或常设的行政机构。
封陲:边境地区。
赭衣:古代官服的一种,代表低级官员。
黉校:古代的学校。
绛帐:古时学宫讲堂前悬挂的红色帷帐,象征教育。
负海:面临大海。
济川:过河,比喻人才的流动。
耆明:年高德劭的贤者。
睿眷:睿智君主的关怀。
岩廊:宫殿的走廊,引申为朝廷。
- 翻译
- 东方和南方的山河雄壮,建立朝廷在辉煌的黄门
边疆从此不再有穿赭色官服的人,学校红帐开启教育之门
濒临大海之地安定习俗形成,过河渡江的人才辈出
年长的贤者虽然乐于享受闲适,但期待睿智君主再次光临殿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边塞壮丽景象的赞美,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怀。诗中“十二山河壮东夏,黄扉当日建行台”两句,勾勒出一幅宏伟的边塞图景,十二山河可能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区的河流群落,而黄扉则是古代边关的重要建筑物,象征着军事和政治的权威。
“封陲自此赭衣尽,黉校于今绛帐开”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保家卫国、戎装战袍的英雄人物的怀念。赭衣指的是古代军人的制服,而黉校则是学习和讨论之地,绛帐可能象征着高贵或权威。
“负海遂成安堵俗,济川元是代天才”两句,诗人赞颂了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们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还被后世视为天才。这里的“负海”和“济川”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理位置,而“安堵俗”则意味着平定了边疆,使得民众能够安居乐业。
最后,“耆明虽乐归閒趣,睿眷岩廊徯再来”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智者和英杰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希望他们的精神能重新回现于世。耆明指的是年长有智的人物,而睿眷则是形容他们的睿智与眷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壮丽景象和历史英雄事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友斋十歌·其四
玉匣昭陵閟真迹,梦寐中山一片石。
颇从庶息见隆准,三米兰亭亦其匹。
太清楼头六卷馀,恍若清庙朝霞舒。
潘家古绛复入手,色丝幼妇谁当如。
钟梁禅进美于玉,虞欧李颜看不足。
饶输六一画舫斋,更让二千金石录。
山长路远难相依,即汝思之胡不归,莫言林下日会迟。
君不见幼安死贵信本痴,一眠三日仅一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