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鲁 如 晦 春 日 过 定 远 山 口 宋 /王 之 道 雨 足 塍 塍 水 ,春 晴 处 处 花 。畏 涂 双 只 堠 ,荒 戍 两 三 家 。心 折 朝 鸣 鹿 ,魂 惊 暮 集 鸦 。想 君 行 役 苦 ,愁 蹙 不 成 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愁蹙(chóu cù)的意思:形容忧愁的表情或神情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鸣鹿(míng lù)的意思:指在山林中鹿鸣声中听到别人的声音,比喻心灵敏锐,能够从细微的迹象中察觉到他人的意图或者事情的发展趋势。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畏涂(wèi tú)的意思:害怕染上罪恶、不敢接触邪恶。
心折(xīn zhé)的意思:形容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或伤害。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雨足(yǔ zú)的意思:形容雨水充足,下得很大。
- 注释
- 雨足:雨水充足。
塍塍:形容积水的样子。
水:水。
春晴:春天的晴天。
处处:到处。
畏涂:畏途,艰难的道路。
双只堠:两个里程碑。
荒戍:荒废的边防驻地。
两三家:两三户人家。
心折:心情忧伤。
朝鸣鹿:早晨的鹿鸣声。
暮集鸦:傍晚聚集的乌鸦。
行役:远行劳役。
苦:辛苦。
愁蹙:愁眉紧锁。
不成嗟:无法表达出的哀叹。
- 翻译
- 雨水充足,田间小路积水成片,春日晴朗,各处都是盛开的花朵。
行走在路上,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双堠(古代道路里程标志),荒凉的边防驻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早晨听到鹿的叫声,心中担忧;傍晚看到乌鸦聚集,魂魄都为之惊动。
想象你远行劳苦,愁绪堆积,难以言表的哀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乡图景。开篇“雨足塍塍水,春晴处处花”两句,通过对比雨后的湿润和晴朗天气下的盛放花朵,展现了春季雨水滋养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与美丽。
接下来的“畏涂双只堠,荒戍两三家”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观察,"畏涂"指的是泥泞不堪的路面,"双只堠"则是路边的小土堆,而"荒戍"则形容那些或许已经废弃的田埂和家园。这里展现了一个春日里并不繁华,但却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乡村景象。
“心折朝鸣鹿,魂惊暮集鸦”两句,则通过早晨鹿鸣、傍晚乌鸦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似乎触动了诗人的情怀,让他联想到远方行役的人们。
最后,“想君行役苦,愁蹙不成嗟”则是诗人对远方亲友或同僚的关切之情。"行役"指的是外出工作或征战的艰辛,而"愁蹙不成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叹息,无法言说,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受着这种无奈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行役者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严公祠
挂席上桐庐,溪山似画图。
斯人不复见,吾道一何孤。
谁入非熊梦,真成失马徒。
清风端未泯,犹可激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