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缓归》全文
- 鉴赏
这首《调笑令·缓归》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等待心上人归来的画面,充满了古典美和情感的细腻。
“么凤”开篇,以“么凤”比喻女子轻盈的姿态,仿佛小凤凰般灵动,营造出一种轻柔而优雅的氛围。“飞上金钗微动”,描绘了女子轻轻转动金钗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她的娇俏与闲适,也暗示着她内心的期待与不安。
接着,“侍儿制就罗衣”,说明女子精心打扮,准备迎接心上人的归来,这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爱情的期待与重视。通过“陌上花开缓归”的描述,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巧妙融合,花开花落,时间缓缓流逝,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美好。
“归缓。归缓。”反复强调归来的迟缓,既是对时间的细腻刻画,也是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在等待的过程中,时间似乎变得格外漫长,每一刻都充满了期待与焦虑。
最后,“犹趁琼楼月满”,以“琼楼月满”象征美好的相聚时刻,表达了即使等待再久,只要能与心爱之人共度良宵,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赋予了整首词以浪漫与温馨的色彩。
整体而言,《调笑令·缓归》通过精妙的意象与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等待与相逢的美好愿景,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情与期待,是一首充满古典韵味的爱情诗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昆山寺
昆山突兀摩空苍,寺幽更枕山之阳。
松杉高出人境外,楼阁半在天中央。
日照檐楹分杳霭,风回廊庑添清凉。
谷声远合蒲牢韵,林近时闻薝卜香。
红尘咫尺到不得,黄金地面生辉光。
我疑意在融结际,真宰用意非寻常。
云埋烟蔽岁月古,未与时会犹潜藏。
一旦宝像顿发见,果闻玉磬鸣高冈。
二生开示此经始,源流既浚深必长。
乃知景物不自胜,惟人方可存其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