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宏韦偃君今是,烦写高堂五月寒。
《索子俊中书画松》全文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题为《索子俊中书画松》。诗中描绘了一幅古松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松树的苍翠与挺拔,以及其在云雾间的飘渺与风中的摇曳。
“千岁徂徕古翠蟠”,开篇即以“千岁”二字点出松树的古老与悠久,仿佛它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徂徕山上的古松,以其深邃的绿色盘踞于山间,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而不减其韵的气魄。“蟠”字形象地描绘了松树根茎蜿蜒曲折的形态,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
“拂云含雾泻风湍”,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在云雾缭绕中的姿态。松枝轻轻拂过云层,似乎能将云雾吸入其中,又仿佛在风中倾泻出湍急的水流,既表现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与不屈。
“毕宏韦偃君今是,烦写高堂五月寒。”最后两句则将目光转向艺术创作。毕宏和韦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此处诗人借他们的名字,表达了对画中松树之美的赞叹,并希望这幅作品能够被绘制出来,悬挂在高堂之上,即使是在炎热的五月也能感受到其带来的清凉与宁静。这不仅是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也是对自然之美永恒魅力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晚登故丰门
故丰门近子真家,楼上高吟冰齿牙。
帆似马来思杜牧,剑为龙去忆张华。
沟还故道穿城角,沙涨平川压水涯。
江外西山衔落日,几重苍翠衬馀霞。
豫章行送周裕
君不见南浦亭前草,送人千里道。
一番膏雨一番青,不顾王孙江外老。
又不见丰城剑埋尘土间,几年秋水澄波澜。
夜深直气射牛斗,变化风雷头角寒。
丈夫穷通有时有,满腹诗书满樽酒。
行行三月到扬州,故人莫笑麻衣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