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饮酒·其十三》
《和陶饮酒·其十三》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读书荒寺隈,居止近人境。

身在糟醨中,未敢傲独醒

矢志先民迩言或不领。

至人能敛锷,余乃无馀颖。

得一豁然明月与同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迩言(ěr yán)的意思:指言辞犀利,言辞尖锐。

豁然(huò rán)的意思:形容突然明白或猛然间豁然开朗的心情。

居止(jū zhǐ)的意思:居住停留,停止

近人(jìn rén)的意思:接近人群,与人为善,待人友好。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矢志(shǐ zhì)的意思:坚定决心,毫不动摇地追求目标。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糟醨(zāo lí)的意思:形容事物糟糕不堪,毫无价值。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鉴赏

这首诗《和陶饮酒(其十三)》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世俗之中,却心怀高远志向的内心世界。

首句“读书荒寺隈,居止近人境”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荒寂的寺庙附近,虽处尘世边缘,但内心却远离喧嚣,寻求精神的宁静。接着,“身在糟醨中,未敢傲独醒”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置身于世俗的浊流之中,却不敢自傲,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不被外界所迷惑。

“矢志程先民,迩言或不领”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立志效仿先贤,即使理解有限,也愿意不断探索和学习。接下来,“至人能敛锷,余乃无馀颖”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身修为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智者能够收敛锋芒,而自己尚需努力,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安得一豁然,明月与同炳”表达了诗人渴望心灵得到彻底的解放,与明月共辉的愿望,寓意着对光明、纯净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俗生活的复杂与诱惑时,保持自我、追求精神高洁的坚定意志,以及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执着精神。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和程刑部三首·其二碧鲜亭

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0)

红蔷薇

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0)

早发洞庭

长天接广泽,二气共含秋。

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钩。

孤钟鸣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忆鸱夷子,当时此泛舟。

(0)

儿歌杨柳叶,妾拂石榴花。

松门待制应全远,药树监搜可得知。

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

(0)

楚歌十首·其一

楚人千万户,生死系时君。

当璧便为嗣,贤愚安可分。

干戈长浩浩,篡乱亦纷纷。

纵有明在下,区区何足云。

(0)

贞元历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

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

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

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