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画面,通过布床、木叶和风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秋或冬日的氛围。诗中“何事番儿不畏寒”一句,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似乎在探讨为何某些人或事物不惧寒冷,引人深思。接着,“布床高挂桠枝端”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布床挂在树枝上的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简朴,也暗示了某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风吹木叶声萧瑟”,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给人一种萧条、寂寥的感觉,仿佛是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无奈与岁月的流逝。“好似婴孩熟睡残”,将风吹木叶的声音比作婴孩的熟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布床、木叶和风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的一幕,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时间流逝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其一寿乐堂
寿乐堂中白发亲,生存强健百年身。
嫠居月苦青帷夜,笑语风和綵服春。
谖草欣荣卫国咏,大椿憔悴漆园人。
雪庵字画题华扁,射斗虹光笔有神。
题徐用之助教慈训堂
南州一高士,晦迹衢婺间。
六岁失所怙,立身何艰难。
高堂有慈母,尽瘁心力殚。
年甫二十四,掩镜啼孤鸾。
纺绩事教养,辛苦摧肺肝。
岁时奉祭祀,鸡黍供盘餐。
殷勤冀成立,宗嗣得无患。
子母命相依,影只形更单。
儿身壮有室,母心方燕閒。
乳下三岁儿,况复哀茕鳏。
保抱恤疢疾,衣食防饥寒。
三世各一身,谁不为悲酸。
人愿天弗违,竟使嗣续完。
母头既垂白,儿亦双鬓斑。
綵衣戏堂下,五色纷斌斓。
凊温适母宜,甘旨尽母欢。
树彼萱草花,慈训谁与颜。
慈训不可忘,恩重如丘山。
贤孙诲上庠,耿耿心寸丹。
有志在补报,无时涕汍澜。
求诗纪其实,千载为兴观。
《题徐用之助教慈训堂》【明·龚敩】南州一高士,晦迹衢婺间。六岁失所怙,立身何艰难。高堂有慈母,尽瘁心力殚。年甫二十四,掩镜啼孤鸾。纺绩事教养,辛苦摧肺肝。岁时奉祭祀,鸡黍供盘餐。殷勤冀成立,宗嗣得无患。子母命相依,影只形更单。儿身壮有室,母心方燕閒。乳下三岁儿,况复哀茕鳏。保抱恤疢疾,衣食防饥寒。三世各一身,谁不为悲酸。人愿天弗违,竟使嗣续完。母头既垂白,儿亦双鬓斑。綵衣戏堂下,五色纷斌斓。凊温适母宜,甘旨尽母欢。树彼萱草花,慈训谁与颜。慈训不可忘,恩重如丘山。贤孙诲上庠,耿耿心寸丹。有志在补报,无时涕汍澜。求诗纪其实,千载为兴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1967c67768911e0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