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閒惟对酒,颇快是临流。
水涩风虚顺,崖高日易收。
这首《舟中对酒》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舟中饮酒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
首句“舟闲惟对酒”,开篇即点明诗人独坐舟中,以酒自慰的情境。接着,“颇快是临流”一句,看似矛盾地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临水而坐的愉悦,也有孤独的忧愁。
“水涩风虚顺,崖高日易收”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舟行水上的动态之美与静态之景的交织。水势不畅,风力微弱,却恰到好处地推动着小舟前行;崖壁高耸,阳光容易被遮挡,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客盘虾菜美,乡思雁声愁”则将美食与乡愁巧妙结合,通过美味的菜肴和远方传来的雁叫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美食的享受与乡愁的涌动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更道粮艘急,前途恐滞留”两句,诗人转而思考起旅途中的实际问题——粮食补给的紧迫性以及可能遇到的延误。这种现实的担忧与之前的悠闲自得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多变。
综上所述,《舟中对酒》不仅描绘了诗人舟行水上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还融入了对旅途生活的实际考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瑶阶如水露华凉。才放锦栏长。
牵丝不恨银河远,背西风、自系明珰。
多少星帱鸯泪,新来染遍罗裳。小庭摇影伴垂杨。
霞晓绚幽妆。团栾巧似天钱样,结相思、碎织秋香。
梦醒难寻琼佩,一生惯避斜阳。
一夜西风萧瑟,天涯芳草,定自阑珊。
才了春愁,秋恨又上眉端。
漏迟迟、声低易断,灯黯黯、花小难圆。起凭栏。
月华满地,寒透屏山。年年。
鸟啼花落,旧游如梦,旧梦如烟。
对酒当歌,镜中非复少时颜。
碧霄迥、琼楼何处,红桥远、玉笛谁边。不成眠。
且将苦语,谱入哀弦。
暝色初临。正金荷灼灼,凤胫沈沈。
烧残终有泪,剪断岂无心。馋脂注得十分深。
光翻金粟,影动琼林。春檠上,看带笑、花开似锦。
瘦沈。踌躇甚。曾记华堂,半灭情难禁。
金钥传时,玉堂㸐处,对对红酥翠沁。
莲灯缓导上元游,兰膏浓挽平康饮。
如今绛蜡,照人长是孤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