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瑚琏(hú liǎn)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蘧庐(qú lú)的意思:蘧庐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个人的住所或居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知道(zhī dào)的意思:了解、明白某事物的意义或情况。
子安(zǐ ān)的意思:指年少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 注释
- 体:人的体质。
常虚:常常虚弱。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一器拘:被单一器物束缚。
瑚琏:古代贵重祭器。
天地:自然界万物。
蘧庐:寓言中的简陋居所,比喻世间万物的短暂和变化。
- 翻译
- 必须明白,人的体质常常虚弱,君子怎能被单一的器物所束缚。
孔子曾对子贡说,你只知道瑚琏(古代祭祀时盛放祭品的贵重器皿)的价值珍贵,可曾听说天地间万物皆如过客居所,瞬息万变。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论语绝句(其十)》。诗人通过这几句话,表达了对君子之道的理解和赞赏。在这里,“须知道体亦常虚”意味着要明白事物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而“君子安能一器拘”则强调君子应当有广阔的心胸,不应拘泥于细小之物。接着,“赐也但知瑚琏贵,岂闻天地亦蘧庐”则批评那些只知重视华美外表而不知天地万物皆可贵的人。
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反问,强调了君子应有的广博胸襟,以及对于世界的正确认知。同时,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论语》中“君子”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在文学上,张九成以其诗文清新、思想深邃而著称,而这两句诗则是他作品中体现哲学思考的一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李梅庵道士
沧桑一道士,矮屋坐萧爽。
得食有童心,黄冠仍大颡。
有时得名迹,阿弟共欣赏。
醉学石涛颠,洒墨大如掌。
人间果何世,破笔入苍莽。
昨闻阿弟病,日日趁车往。
车往复车来,的的关痛痒。
观君蓄弟心,触我救时想。
出世莫出家,酸辛告吾党。
吁嗟解人难,思君徒怏怏。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