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喧昼寂,雁阵接天低。
更欲开三径,终当把一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开篇“搔首寒窗下,荒山草树迷”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室内对着窗外荒凉的山景发呆的情状。"搔首"表达的是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寒窗"则是季节和环境的写照,而"荒山草树迷"则描绘了周遭环境的荒凉与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鸟声喧昼寂,雁阵接天低”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勾勒出诗人所处的静谧与孤独。白日中,鸟鸣虽多,却显得格外安静("喧昼寂"),而远方的雁阵飞过,更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更欲开三径,终当把一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希望长久地留在这宁静的山中,将手中的犁耙用于耕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此心非傲世,揣分合幽栖”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此心非傲世"表明诗人的退隐并非出于对世俗的不屑,而是出自一份超然的选择;而“揣分合幽栖”则强调了他愿意在这宁静的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