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岳 阳 开 元 寺 唐 /修 睦 竟 夕 凭 虚 槛 ,何 当 兴 叹 频 。往 来 人 自 老 ,今 古 月 常 新 。风 逆 沈 鱼 唱 ,松 疏 露 鹤 身 。无 眠 钟 又 动 ,几 客 在 迷 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逆(fēng nì)的意思:逆风而行,勇往直前
古月(gǔ yuè)的意思:古老的月亮,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
鹤身(hè shē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挑瘦长,像鹤一样优雅。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竟夕(jìng xī)的意思:竟夕指整夜,连夜,通宵。形容一夜之间,整个夜晚。也可指连续的几个夜晚。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露鹤(lù hè)的意思:露鹤是指鹤在水中行走,表示隐藏的才华或真正的实力终将显露出来。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沈鱼(shěn yú)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兴叹(xīng tàn)的意思:表示由衷的赞叹或感叹。
虚槛(xū kǎn)的意思:指门楣、门槛等物体看似实际存在,却实际上是虚幻不实的。
自老(zì lǎo)的意思:自己变老了。
- 注释
- 竟夕:整夜。
凭虚槛:倚着栏杆眺望。
何当:何时。
兴叹:发出感叹。
往来人:来往的人们。
自老:自己也在老去。
今古:从古至今。
月常新:月亮总是新的。
风逆:风吹过。
沈鱼唱:鱼儿沉吟。
松疏:松林稀疏。
露鹤身:露出白鹤身影。
无眠:无法入睡。
钟又动:钟声再次响起。
迷津:人生的困境,迷失。
- 翻译
- 整夜倚着栏杆眺望,何时能频繁地发出感叹。
来往的人们自己也在老去,而月亮从古至今总是新的。
风吹过水面,鱼儿沉吟,松林稀疏处可见到白鹤的身影。
无法入眠,钟声再次响起,有多少旅人在人生的困境中迷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竟夕凭虚槛,何当兴叹频。"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靠着空寂的栏杆,常常发出叹息。这里的“虚槛”象征着一种隔绝与超脱,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环境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往来人自老,今古月常新。" 这两句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但自然界的景象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永恒与变迁之间关系的思考。
"风逆沈鱼唱,松疏露鹤身。" 这两句写景,通过风的逆境中鱼儿的歌唱,以及松间露出的鹤影,描绘了一种清幽、宁静的山林景象,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
"无眠钟又动,几客在迷津。"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夜晚无眠之时,寺庙里的钟声再次响起,而行者却在迷茫中前进。这不仅是对夜晚孤寂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袁司录
一朝辞满有心期,花发杨园雪压枝。
刘尹故人谙往事,谢郎诸弟得新知。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记得襄阳耆旧语,不堪风景岘山碑。
三日曲水侍宴应制
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圣泽如东海,天文似北辰。
荷叶珠盘净,莲花宝盖新。
陛下制万国,臣作水心人。
仰荅韦司业垂访五首·其一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
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
物各有所好,违之伤自然。
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
拂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
将追会阜迹,更勒岱宗铭。
林戈咽济岸,兽鼓震河庭。
叶箭凌寒矫,鸟弓望晓惊。
已降汾水作,仍深迎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