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郭鸿胪集赵明府宅对菊得寒字》
《秋日同郭鸿胪集赵明府宅对菊得寒字》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绿野晴开一径宽,清尊携客此盘桓

千枝的皪秋序,万朵娉婷立暮寒。

露色总深陶令采,霜华谁问楚臣餐。

西风拂面饶相笑,得似龙山座里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臣(c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于国家的臣子,也可指忠诚于某个人或事业的人。

得似(de sì)的意思:像是、仿佛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娉婷(pīng tíng)的意思:指女子举止端庄、温柔婉约的样子。

秋序(qiū xù)的意思:秋天的序曲,比喻某种迹象或征兆,预示即将发生的事情。

霜华(shuāng huá)的意思:形容寒冷的气候下,植物叶面上结霜的景象。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与友人在赵明府宅中赏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秋寒中的美丽与生机。

首句“绿野晴开一径宽”,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开阔的田野景象,为后文的赏菊活动提供了背景。接着,“清尊携客此盘桓”一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携酒在此地流连忘返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氛围。

“千枝的皪明秋序,万朵娉婷立暮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菊花在秋寒中绽放的美丽景象。千枝的皪(明亮)与万朵娉婷(姿态优雅),不仅展现了菊花的数量之多,更突出了其在秋寒中依然保持的生机与美丽。

“露色总深陶令采,霜华谁问楚臣餐”两句,借用了陶渊明和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陶令采露,象征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楚臣餐霜,暗含了对菊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西风拂面饶相笑,得似龙山座里看”两句,以西风的轻拂作为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在龙山聚会时赏菊的美好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赏菊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和查少白五十初度七律四则·其二

同调相逢自不孤,砚田肯使久荒芜。

嘤鸣比兴莺求友,翔翥威仪凤引雏。

失马试看吾辈达,移山莫笑乃翁迂。

英雄几见邀庸福,青眼何愁雪满颅。

(0)

和韵林鹤山秋兴·其四

独坐危楼怒气冲,墙阴唧唧听鸣虫。

天高月小宽青眼,木落山空静素衷。

尽日盘桓无别事,一年容易又秋风。

满腔乡思知谁是,半属莼鲈况味中。

(0)

曹仁宪谨荣寿·其四

崧岳何时诞甫申,三秋爽气转洪钧。

丁年已折高枝桂,甲子初周不老身。

洛水人文誇领袖,瀛东子弟受陶甄。

惟公张弛无声色,一个休休社稷臣。

(0)

曹仁宪谨荣寿·其二

四五年来雨似膏,殷勤抚字忍言劳。

曩时斧斫蟾中桂,此日樽开阆苑桃。

云路原堪腾骥足,弹丸亦且试牛刀。

薪槱不弃光文甲,多士蒸蒸奋誉髦。

(0)

秋斋难感

感慨看丛菊,悲鸣听断鸿。

旧游追蓟北,僻处困瀛东。

债与年俱积,才随境并穷。

几多幽抑事,抒写向吟筒。

陡觉双丸急,华颠半欲丝。

问年加马齿,抚体渐鸡皮。

短鬓疏如许,孱躯弱不支。

萧斋岑寂甚,回首怅芳时。

此时犹坎壈,搔首辄长呼。

霜鬓繁频见,风怀淡欲无。

功名同嚼蜡,陇圃望还珠。

太息高堂镜,何曾尚故吾。

生计蹉跎甚,朝朝自闭门。

妻勤甘并妾,子幼却疑孙。

课仆三章约,交人一念存。

瘦藤随曳履,拨闷赖兹园。

戎马亲经后,劳薪累病躯。

毁家宁左计,报国效前驱。

我自输人吝,人咸笑我愚。

年来吟咏癖,清兴败催租。

(0)

小住杨山人栖隐处题壁六首·其六

盘根老树倚云烟,斗室浓阴欲暮天。

一道寒流穿石出,品茶喜有自来泉。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