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其二》
《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祇将凫雁同为侣,不与龟鱼作主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湖烟(hú yān)的意思:湖泊上升的水汽,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胶扰(jiāo rǎo)的意思:形容事情纠缠不清,难以解决。

胶胶(jiāo jiāo)的意思:形容声音繁杂、杂乱无章。

扰扰(rǎo rǎo)的意思:指连连扰乱、打扰。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烟水(yān shuǐ)的意思:指炊烟和河水,也泛指人烟稠密的地方。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胶胶扰扰(jiāo jiāo rǎo rǎo)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杂乱无章的样子。

翻译
我只求摆脱纷扰的生活
让五湖的烟波代替世俗的尘埃
注释
乞得:得到。
胶胶扰扰:形容忙碌、纷扰。
五湖:泛指江河湖泊。
烟水:雾气和水面,象征隐逸生活。
风尘:世俗的纷扰或劳碌。
祇将:只愿。
凫雁:野鸭和大雁,常用来象征自由和隐居生活。
同为侣:作为伴侣。
龟鱼:龟和鱼,象征长寿和静默,这里可能暗示不追求权势。
作主人:做主宰或主人。
鉴赏

这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操。诗中的“乞得胶胶扰扰身”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自己的身体以柔软无骨的特性,象征着渴望摆脱尘世的羁绊和束缚;“五湖烟水替风尘”则是借自然景物来洗涤心灵,表达了诗人愿意用大自然的清新之气来代替世间的喧嚣与污浊。下一句“祇将凫雁同为侣”中的“凫雁”指的是水鸟和大雁,用它们自由自在的飞翔来比喻诗人追求心灵的解放,愿意成为它们那样的伴侣;“不与龟鱼作主人”则是拒绝像龟、鱼那样被束缚于世俗之中,不愿成为物质欲望的奴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排斥,强调了超脱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以此来表达其内心对于自由与洁净的渴望。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次韵张伯雨蕉池积雪诗二首·其一

铜驼陌上得铜洗,曾见汉朝风露零。

寒光未变劫灰黑,古色犹带宫苔青。

金人堕泪漫怀古,玉女洗头真寓形。

与君作池媚蕉雪,何以报之双玉瓶。

(0)

西湖竹枝词六首·其三

断霞洒洒鱼尾红,清唱一声吴山东。

阿奴只在绣帘里,隔著荷花无路通。

(0)

虎丘三首郑君明德偕廉夫伯雨诸公同赋次东坡先生韵·其三

昔游第一峰,遍数东南岭。

传闻吴阖闾,曾照山上井。

谁期此一杯,玉雁閟孤耿。

夫差小儿态,踊跃类蛙黾。

眼看双龙剑,迹寄山石矿。

再鼓气已衰,功亏前王猛。

成名乞敌竖,车辙断遐骋。

青青土中血,似托仙题哽。

中原泣诸姬,大业弃俄顷。

青荧溪泉动,蔽翳山木冷。

往事何足谈,飘花日初永。

湛卢有馀辉,中夜凌倒景。

好奇谁往候,微月照人影。

正恐化蜿蜒,飞扬讵容请。

(0)

送友

云锦江边送玉郎,江边折柳柳丝长。

柳丝若挽行人住,更向东风种几行。

(0)

暮春杂咏寄友人

绿漪池沼燕交飞,深院重门客到稀。

柳絮不知春去尽,尚随风起点人衣。

(0)

倪知州致事归

酒扫林庐理旧书,某山某水足嬉娱。

尚应馈醑虞庠礼,谩入耆英洛社图。

花里醉眠从客去,竹间移步遣孙扶。

后人自有田园趣,无愧疏家两丈夫。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