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剑井行时有白气属天》
《剑井行时有白气属天》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古风

仙人掷剑不记年至今光怪犹未歇。

薄蚀日月金晶青天倒挂白蜺

曾斩妖蛟带腥气寒泉满甃谁敢汲。

只恐仙人求故物,但看水底飞霹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蜺(bái ní)的意思:指人事物不顾实际、不切实际、不现实。

薄蚀(bó shí)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损坏或削弱。

倒挂(dào guà)的意思:指事物颠倒或逆转,与正常情况相反。

故物(gù wù)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旧物品。

光怪(guāng guài)的意思:形容奇特、离奇、怪异。

寒泉(hán quán)的意思:指冷清、寂寞无人的景象或境况。

记年(jì nián)的意思:记住年份,指记忆力出众或对历史事件有深刻记忆的人。

金晶(jīn jī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闪烁发光的样子。

霹雳(pī lì)的意思:形容声音极大、极响。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腥气(xīng qì)的意思:形容气味刺鼻、令人不舒服。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奇幻色彩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剑井的独特魅力。

首句“仙人掷剑不记年”,开篇即以“仙人”、“掷剑”、“不记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时间流逝无迹可寻的氛围,暗示了剑井的历史悠久和非凡之处。接着,“至今光怪犹未歇”进一步强调了剑井的神奇,即便经过无数岁月,其光芒依然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薄蚀日月腾金晶,青天倒挂双白蜺”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剑井的光芒比作侵蚀日月的金色光辉,以及在青空中倒挂的两道白色霓虹,形象地描绘了剑井光芒的壮丽与独特,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奇观。

“曾斩妖蛟带腥气,寒泉满甃谁敢汲”则通过“斩妖蛟”的故事,赋予剑井以英雄般的英勇与力量,同时“腥气”一词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暗示了剑井的某种特殊性质或力量。而“寒泉满甃谁敢汲”则表达了对剑井深不可测、充满未知的敬畏之情。

最后,“只恐仙人求故物,但看水底飞霹雳”两句,以“仙人”寻求“故物”的情节,再次强调了剑井的神秘与珍贵,同时也暗示了剑井中可能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或秘密,一旦触动,便会产生如同霹雳般震撼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剑井的神秘与美丽,也蕴含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杜君章家赋海棠二首·其二

濯锦江头千万枝,当年未解惜芳菲。

今朝得向君家见,不怕春寒雨湿衣。

(0)

又绝句

芙蓉落尽荷叶黄,西风测测梧桐凉。

岁登讼息休吏早,林间独坐歌还乡。

(0)

题云居壁

芒鞋行杖是生涯,老鬓今年玩物华。

为爱云居松桧好,不须更看牡丹花。

(0)

霜天晓角·其二夜饮武将家,有歌霜天晓角者,声调凄婉,戏为赋之

几声残角。月照梅花薄。

花下有人同醉,风满槛、波明阁。夜寂香透幕。

酒深寒未著。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见、也羞落。

(0)

南柯子/南歌子

五月炎州路,千重扑地开。只疑标韵是江梅。

不道薰风庭院、雪成堆。宝髻琼瑶缀,仙衣翡翠裁。

一枝长伴荔枝来。付与玉人和笑、插鸾钗。

(0)

青阳龙池山潮泉其应有时祷于泉上坐顷三应山中人以为未有也

八月钱塘岸,江潮昼殷雷。

岂知惊浪涌,不转此峰来。

古窦深无际,神渊秘莫开。

山灵如爱我,三送雪成堆。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