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因灵辙赋,衣为大颠留。
榻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
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重游香林寺得游字》描绘了诗人再次游历香林寺的感慨与体验。首句“废刹委荒丘”,以废墟和荒丘渲染出寺庙的沧桑变迁,暗含历史的沉淀。次句“重来是薄游”则表达了诗人此次行程的轻快心情,虽为旧地重游,却带着淡淡的哀愁。
第三句“诗因灵辙赋”,暗示诗人受到寺庙灵性氛围的启发,创作出佳作,体现了文学创作与自然环境的交融。第四句“衣为大颠留”,可能指的是僧人的衣物或纪念品,诗人将其保留,寓含对僧人或佛法的敬仰之情。
第五、六句“榻煖深宜晚,钟清迥得秋”,通过描绘夜晚寺庙榻榻温暖舒适,以及秋天钟声清越悠远的场景,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意境,流露出诗人对寺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细思关去住,欲别更须谋”,诗人深思人生进退,离开前还需仔细权衡,表达了对寺庙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香林寺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探索。
君不见西山凛凛百世师,忍穷受饿终采蕨。
又不见丑谬遗臭几千载,当年方丈厌肥滑。
孰得孰失试大观,较若五味辨甘辣。
冶容媚世吁可怜,羞面顾影自涂抹。
名利物我争锱铢,语笑诩诩已衷甲。
方嗟天际暮云深,还见墙阴春草茁。
旨哉君诗良起予,重把心事为君说。
百年功名亦漫尔,尘路投踪何日脱。
杜曲传诗书,百年植门户。
汝少秀而贤,中上期可语。
胡然织锦机,未半已投杼。
谢彼游冶徒,前功尚可补。
堕身泥滓中,起秽实自取。
细读玉汝章,此意可近古。
凡物甘以坏,其成在坚苦。
要须心自鞭,勿以言浪许。
它时观厥成,一笑相尔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