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如闻应更爱,解摇双桨入西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长虹(cháng hóng)的意思:形容彩虹的弧线长而美丽,也比喻人才出众、志向高远。
范蠡(fàn lǐ)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人。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灵河(líng hé)的意思:指非常清澈明亮的河流,也比喻文采华美的辞章。
柳堤(liǔ dī)的意思:指柳树丛生的堤岸,形容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沙渚(shā zhǔ)的意思:指沙地和岛屿,比喻边远偏僻的地方。
无津(wú jīn)的意思:形容没有水源,比喻缺乏生机或无法发展。
- 注释
- 呴鬣:形容鱼张嘴呼吸。
无津:干涸,没有水。
灵河:神话中的河流,这里指人工开凿的河。
沙渚:沙滩。
红尘:比喻世俗纷扰。
駴浪:惊涛骇浪。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以智慧和隐居著称。
西曛:夕阳。
- 翻译
- 老鱼张嘴呼吸困难,水路干涸无法觅食,只能凿开旧时的灵河水源。
明亮的月亮依然在沙滩上显现,而红尘则沿着柳堤分开,形成鲜明对比。
湍急的泉水像垂下的长虹,白色的鹭鸟群集飞来。
如果范蠡在这里,他应该会更加喜爱这样的景色,想象自己划船进入夕阳余晖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诗,题目为《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二首(其二)》。诗人通过描绘老鱼在干涸湖中的困境,形象地反映了湖水的枯竭。他运用“凿破灵河涨旧濆”这一生动场景,暗示了引入蔡水灌溉后的湖面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诗人通过“明月还从沙渚见,红尘却傍柳堤分”,描绘了月光洒在湖面和柳堤上的情景,以及湖水带来的清新与人间烟火的对比。"急泉垂下长虹尾,駴浪飞来白鹭群"则进一步描绘了湖水流动时的壮观景象,白鹭群集增添了生机。
最后,诗人借范蠡这个历史人物,表达对恢复湖水活力的喜爱之情,想象他会喜欢这样的变化,并愿意划船欣赏这傍晚时分的美景。“解摇双桨入西曛”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西下,范蠡悠然划船,享受着湖光山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湖水由涸转盈的过程,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态恢复的欣慰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