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句出自《王符引谚论得贤》,描绘了“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场景。这句话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揭示了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一只狗对某个特定的物体或现象发出叫声,而其他众多的狗则跟着一起叫,似乎它们在响应或模仿那只带头的狗。实际上,这里的“形”可以理解为具体的事物或事件,“声”则是群体的反应。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到,在社会或组织中,个体的行为往往能够引发或激发群体的反应。如果领导者或先驱者的行为是积极的、正确的,那么他们的一举一动就可能激励周围的人跟随其后,形成一种正面的连锁反应。反之,如果领导者的决策或行动存在问题,那么这种负面影响也可能迅速蔓延至整个群体。
因此,这句谚语不仅反映了动物本能的模仿行为,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即在管理、领导和团队合作中,个人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当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榜样,引导团队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避免负面效应的扩散。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群体行为时,应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避免盲目跟风,而是要思考如何引导群体做出更加明智和有益的选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嘉平雪二十四韵
嘉平月既望,霰雪日交加。
飒沓过山郭,飘零遍海涯。
兆丰为地瑞,不染是天花。
入水看无别,随风听有哗。
践形怜倏变,呈象惜俄差。
圭复能成璧,瑜真莫掩瑕。
暗添青鲤涨,明积白龙沙。
窒隙穿来细,搏空引去斜。
幻时瑶岛合,迷处玉楼遐。
谁种玲珑树,还开清净葩。
飞英争堕盏,舞絮漫随车。
寺失黄金布,峰留皓练遮。
难昏频起鹊,易曙骤惊鸦。
蝶冷庄周梦,鸥轻范蠡家。
夜光含素霓,寒影结青霞。
珠浦双遗佩,银河一问槎。
褰裳霜缘履,捲幔雾笼纱。
朔气横征雁,阴云湿暮笳。
谢衣沾自好,剡棹兴偏嘉。
鹤氅王恭适,狐裘晏子嗟。
槁颜今起粟,蓬鬓乍生华。
僵卧何堪稳,清酤尚可赊。
郢人歌寡和,梁苑赋新誇。
染翰冰凘满,淋漓字若麻。
《咏嘉平雪二十四韵》【明·张元凯】嘉平月既望,霰雪日交加。飒沓过山郭,飘零遍海涯。兆丰为地瑞,不染是天花。入水看无别,随风听有哗。践形怜倏变,呈象惜俄差。圭复能成璧,瑜真莫掩瑕。暗添青鲤涨,明积白龙沙。窒隙穿来细,搏空引去斜。幻时瑶岛合,迷处玉楼遐。谁种玲珑树,还开清净葩。飞英争堕盏,舞絮漫随车。寺失黄金布,峰留皓练遮。难昏频起鹊,易曙骤惊鸦。蝶冷庄周梦,鸥轻范蠡家。夜光含素霓,寒影结青霞。珠浦双遗佩,银河一问槎。褰裳霜缘履,捲幔雾笼纱。朔气横征雁,阴云湿暮笳。谢衣沾自好,剡棹兴偏嘉。鹤氅王恭适,狐裘晏子嗟。槁颜今起粟,蓬鬓乍生华。僵卧何堪稳,清酤尚可赊。郢人歌寡和,梁苑赋新誇。染翰冰凘满,淋漓字若麻。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567c680202c880148.html
人日与客北寺观塔灯分得青字二十韵
雁塔腾千燄,鸡园报七蓂。
圣灯元普照,慧火亦常荧。
熠耀俱圆影,氤氲总异馨。
云霞标鹫岭,霄汉响鸾铃。
银烛龙衔架,金绳凤启扃。
未雷檐走电,不夜户垂星。
辉映珠为幌,烟浮翠作棂。
镜纷临绮阁,燎俨集彤庭。
百尺鲛人幔,千层云母屏。
宝轮风乍转,玉磴月初停。
佛宇谁遗爝,禅宫孰聚萤。
毫光宁尽白,香蔼若非青。
一悟无边朗,三摩了自惺。
空华聊聚散,业果任沉冥。
舍利如来藏,频伽不坏瓶。
有天名善现,随地性通灵。
所见皆离见,其形非委形。
化城看倏变,法界倚长宁。
兰若恒如昼,菩提岂易暝。
愿言分一点,昭澈诵遗经。
《人日与客北寺观塔灯分得青字二十韵》【明·张元凯】雁塔腾千燄,鸡园报七蓂。圣灯元普照,慧火亦常荧。熠耀俱圆影,氤氲总异馨。云霞标鹫岭,霄汉响鸾铃。银烛龙衔架,金绳凤启扃。未雷檐走电,不夜户垂星。辉映珠为幌,烟浮翠作棂。镜纷临绮阁,燎俨集彤庭。百尺鲛人幔,千层云母屏。宝轮风乍转,玉磴月初停。佛宇谁遗爝,禅宫孰聚萤。毫光宁尽白,香蔼若非青。一悟无边朗,三摩了自惺。空华聊聚散,业果任沉冥。舍利如来藏,频伽不坏瓶。有天名善现,随地性通灵。所见皆离见,其形非委形。化城看倏变,法界倚长宁。兰若恒如昼,菩提岂易暝。愿言分一点,昭澈诵遗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167c680202cc6879.html
金缕曲.中元闻梵
梵阁流离敞,绕经筵、万盏红灯,莲花夜放。
指点浮生都是幻,几处灵幡飘荡。
罗蔬果、馨香供养。
渺渺白杨荒草外,料孤魂、寂寞无依傍。
当此际,应来飨。三更月照松梢亮。
纸灰寒、佛号高宣,钟声齐响。
纵使绣帷鸳鸯好,未免惊回枕上。
何况是、穷愁景况。
露冷庭空形伴影,步荒阶、听彻邻鸡唱。
多少事,频回想。
大江东去.答稚虹
萧斋秋静,甚飞来、词句豪端露洁。
惜少红牙低按拍,令我诗情飞越。
和靖梅花,廉夫铁笛,雅韵秋潮咽。
伊人宛在,一尊遥对清樾。
回忆海国船唇,山城马背,胜友浮云灭。
二十年来文字会,谁擅郑虔三绝。
绮岁惊才,停云按谱,未许豪情歇。
知音可作,千秋共此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