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四首·其二》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四首·其二》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海棠春

昼长嫌煞乌三足,谁耐唱、摩诃池曲。

好梦远如天,落絮平于褥。

彤墀火迸红榴肉,簪不稳一枝寒玉。

怯暑那成眠,走觅银塘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稳(bù wěn)的意思:指情况或状态不稳定,易发生变化或出现问题。

成眠(chéng mián)的意思:

[释义]
(动)入睡,睡着(zháo)。
[构成]
动宾式:成|眠
[例句]
悲痛使他难以成眠。(作谓语)

摩诃(mó hē)的意思:指巨大、伟大、广大等意义,也可表示庄严、威严。

三足(sān zú)的意思:三只脚,比喻事物的稳定和完整。

彤墀(tóng chí)的意思:指红色的台阶或门槛。也用来形容宫殿、庙宇等建筑华丽的外观。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银塘(yín táng)的意思:指水面光洁如银的湖泊或江河。

摩诃池(mó hē chí)的意思:指非常广阔的水域,也比喻广博的学问或知识。

鉴赏

这首《海棠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闺怨词,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

词的上片以“昼长嫌煞乌三足”开篇,通过乌鸦的啼叫,暗示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烦闷。接着,“谁耐唱、摩诃池曲”,以听歌之人的难以忍受,进一步渲染了愁绪的深重。接下来的“好梦远如天,落絮平于褥”,将梦境与现实进行对比,梦虽美好却遥不可及,如同飘落的柳絮般轻盈而短暂,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下片则通过“彤墀火迸红榴肉”这一细节,描绘了夏日炎炎中的一抹红色,象征着生命力与热情,但“簪不稳、一枝寒玉”又揭示了女子内心的脆弱与不安。最后,“怯暑那成眠,走觅银塘竹”,表达了在酷热难耐的夏季,女子试图寻找清凉之所,以求得片刻安宁的心愿。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山水

碧嶂秀重重,岧荛逼华嵩。

雨淙孤壑应,云壁小蹊通。

呼酒三村社,藏书一亩宫。

山深人不见,花鸟领春风。

(0)

李在山水行

高秋爽气生林末,山色朝来如黛泼。

西风洗天无閒云,万里天心正开豁。

群峰尽处见平原,漠漠宽闲水上村。

村西返照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

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

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

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

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

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

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

沃壤连溪山复深,安居粒食生林林。

眼前寒士皆大庇,杜陵千载同吾心。

(0)

入院言志

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

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

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

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

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

赖兹揩范在,启发倾仓囷。

岂徒事文字,衣钵传经纶。

我生颇辛苦,所怀非忧贫。

愿言策驽蹇,周道随清尘。

(0)

自上饶至弋阳舟中杂言

驿路千山里,江门二月天。

人便春服薄,花爱晚风鲜。

熀熀波摇月,飘飘柳带烟。

紫骝骄广陌,黄爵败良田。

坐理残书角,行看古树颠。

兴来还独酌,醉后只高眠。

健质何妨远,中流不用牵。

平生快意事,几度下滩船。

(0)

登王孙亭望华岳

华岳遥瞻势巳雄,河流入望更无穷。

群山总出三峰下,众水同归九曲中。

绝塞衣冠通上国,行人车马入新丰。

汉家陵邑依然在,拟赋西都恐未工。

(0)

晚春经近郊别业漫赋示振之

地僻堪乘兴,幽居足解嘲。

骤看芳树合,渐喜绿阴交。

素壁明珠缀,青林暗鹊巢。

此生随意适,吾道岂如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