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书情”为题,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诗瘦非关病折磨”,以“诗瘦”比喻诗人的文思枯竭或情感的淡漠,并非因为身体疾病所致,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接着,“野棠花落奈愁何”一句,通过描写野外棠梨树上花朵凋零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这里的“愁”不仅是对自然景象变迁的感伤,也可能是对人生际遇、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忧虑。
后两句“沅陵江水深如海,不似徐卿别思多”,运用对比手法,将沅陵江水的深邃与诗人内心的思绪进行比较。沅陵江水虽深,但与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相比,似乎显得不够丰富或深刻。这里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名为“徐卿”的人物的思念之情,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份情感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情感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春晓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记东村父老言
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
夹衣已觉冷,秋令遽如许。
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
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
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
讲说虽浅近,于子或有补。
耕荒两黄犊,庇身一茅宇。
勉读庶人章,淳风可还古。
山南行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鞦韆蹴鞠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