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周 本 纪 宋 /张 耒 周 公 七 百 年 礼 乐 ,箕 服 ◇弧 纷 破 除 。空 使 遗 臣 经 故 国 ,徘 徊 禾 黍 叹 丘 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箕服(jī fú)的意思:箕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扬谷物的工具。在成语中,箕服比喻能力出众、才华横溢。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年礼(nián lǐ)的意思:年礼是指在新年或寿辰时所送的礼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破除(pò chú)的意思:消除、去除
丘墟(qiū x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没有丘陵起伏的地方。
遗臣(yí chén)的意思:指被废黜或被排挤的官员或臣子。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 注释
- 周公:古代政治家周文王的儿子姬旦,曾辅佐周成王制定礼乐制度。
七百年:虚指长久的时间。
箕服:古代的一种简朴服装,象征着礼制的衰落。
檿弧:檿木制成的弓,代指战争和破坏。
纷破除:频繁地被破坏。
遗臣:流亡或留下的旧臣。
故国:过去的国家,这里指周朝。
徘徊:犹豫不决,流连。
禾黍:泛指农作物,常用来象征荒废的土地。
丘墟:废墟,荒凉的地方。
- 翻译
- 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流传了七百年之久
直到后来战乱频发,连弓箭都成为破坏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读周本纪》,通过对古周礼乐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文明的怀念和现实颓废的感慨。
"周公七百年礼乐,箕服檿弧纷破除。"
这两句描绘了周朝的繁华与衰败。"周公"指的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周公旦,他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和礼仪,被誉为"七百年"之久的文化遗产。"箕服檿弧纷破除"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昔日辉煌的礼乐已经破败不堪,箕服(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器具)和檿弧(古代乐器)等都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遗迹。
"空使遗臣经故国,徘徊禾黍叹丘墟。"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空使遗臣"指的是让后来的臣子们去回味那些已经逝去的辉煌时光,"经故国"则是行走在昔日的国土上,感受着历史的变迁。而"徘徊禾黍叹丘墟"则更具体地描绘了诗人在废墟间徘徊,看到的是荒凉的禾黍(野草)和破碎的丘墟,发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周礼乐的追忆和现实颓废的对比,表现出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友人中秋
秋来未省举杯频,却扫空山绝众宾。
寂历平林方陨叶,扶疏丹桂独生春。
天高地迥轮当午,露白星稀夜向晨。
闻道开樽成浪语,不妨聊作独醒人。
十二月二十一日赠沃令
讼庭无事长苔衣,卧听松风白昼迟。
纸帐乱纹龟壳皱,道衫深绿鹤翎垂。
尘犀挥处论前史,香篆销时理秘辞。
官长既閒春亦早,玉梅初绽两三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