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南 陵 尉 李 频 唐 /张 乔 重 作 东 南 尉 ,生 涯 尚 似 僧 。客 程 淮 馆 月 ,乡 思 海 船 灯 。晚 雾 看 春 毂 ,晴 天 见 朗 陵 。不 应 三 考 足 ,先 授 诏 书 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海船(hǎi chuán)的意思:比喻远离家乡或远离熟悉环境的人。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晴天(qíng tiān)的意思:晴天指的是天气晴朗、没有云彩的天空。在成语中,晴天常常用来比喻事物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
三考(sān kǎo)的意思:指对人或事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审查。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作东(zuò dōng)的意思:指为客人做东,担待客人。
- 翻译
- 再次担任东南地区的县尉,生活状态依然如同僧人般清简
旅途中借宿淮水边的驿站,月色中涌动着对故乡的思念
夜晚的雾气中依稀看见春日的车轮,晴空下遥望远方的朗陵
不应仅限于任期满三载,朝廷便提前颁发诏书征召我回京
- 注释
- 重作:再次担任。
东南尉:东南地区的县尉。
生涯:生活状态。
尚似:依然如同。
僧:僧人,此处形容生活清简。
客程:旅途。
淮馆:淮水边的驿站。
月:月色。
乡思:对故乡的思念。
海船灯:此处以海船之灯比喻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晚雾:夜晚的雾气。
看:看见,此处有依稀、隐约之意。
春毂:春日的车轮,比喻春天的迹象或生机。
晴天:晴朗的天空。
见:看见。
朗陵:此处指远方的山陵,或为作者家乡的地名。
不应:不应该。
三考足:任期满三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每三年为一考。
先授:提前颁发。
诏书:朝廷的正式文书。
徵:征召,召回京城任职。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所作,名为《送南陵尉李频》。通过这短短的八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重作东南尉,生涯尚似僧" 表示李频被重新任命为东南某地的官员,而他的性格或许像一位平静的僧人。这里既表明了李频的职务变化,也隐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品质。
接下来的 "客程淮馆月,乡思海船灯" 描绘了诗人在外游历时所见之景象——夜宿于淮水边上的馆舍,看着明亮的月光,不禁想起远方家乡以及那些航行在广阔大海中的船只和它们温暖的灯火。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深切乡愁。
"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 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春日的车轮印迹在薄雾中显现,而晴好的天气下,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四季变化和大自然美妙画面的细致观察。
"不应三考足,先授诏书徵" 这两句透露了一种急迫感。"三考"意指三次考试或选拔,而"不应三考足"意味着李频可能是凭借才华和能力被直接提拔的官员。而"先授诏书徵"则表明他收到了朝廷的任命书信,显示出他的职位提升迅速且得到上级认可。
总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之情,也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变迁的哲理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