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岩寺避暑》
《东岩寺避暑》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

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

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

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炎(bì yán)的意思:避开火焰的热力,比喻避免与权势、恶势力等接触。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房基(fáng jī)的意思:指房屋的地基,比喻事情的基础或根本。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注释
若:如果。
非:不是。
来:来到。
寺:寺庙。
里:里面。
无地:别无他处。
避:避开。
炎蒸:炎热酷暑。
经雨:经过雨水。
房基:房屋基础。
润:滋润。
依山:靠着山。
井气:井水的气息。
冰:冷冽。
榻:床榻。
虚凉:空荡且清凉。
睡客:入睡的客人。
松湿:湿润的松树。
滴归僧:滴落的露水迎接归来的僧人。
对此:面对这样的。
专宜:最适合。
静:静心。
为诗:写诗。
亦不应:也不应该。
翻译
如果不是来到这寺庙中,别无他处能避开炎热酷暑。
雨水滋润过后的房屋基础清凉,山边的井水仿佛结了冰般冷冽。
空荡的床榻让凉意沁人心脾,湿润的松树滴下露水,仿佛在款待归来的僧人。
面对这样的宁静,最适合静心,写诗也应该与此心境相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中寻找一处清凉之地,避暑的场景。开篇“若非来寺里,无地避炎蒸”两句,表达了在酷热难耐的夏日,只有寺庙才能提供一个避暑的去处。接着“经雨房基润,依山井气冰”写出了寺里的环境:经过雨水的洗礼,房基变得湿润,而依傍山巅的井水则清凉如冰。

第三、四句“榻虚凉睡客,松湿滴归僧”描绘了诗人和寺中僧人的情景。榻,指的是床或是休息的地方,这里形容一个外来的旅客在清凉的床上安然入睡。而“松湿滴归僧”则是写出了僧人在松树下收集着滴落的雨水,或许是在准备晚上的用水,流露出一种宁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对此专宜静,为诗亦不应”表达了诗人面对这样一番景象,感到心旷神怡,似乎连写诗都成了多余的行为,因为这样的境界本身就是最美的诗篇。

整首诗通过对比热与冷、干燥与湿润、喧嚣与宁静等对立面的描写,展现了寺庙作为一个超脱尘世纷扰的地方,而诗人则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平和。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骊姬墓下作(夷吾、重耳墓,隔河相去十三里

骊姬北原上,闭骨已千秋。
浍水日东注,恶名终不流。
献公恣耽惑,视子如仇雠。
此事成蔓草,我来逢古丘。
蛾眉山月苦,蝉鬓野云愁。
欲吊二公子,横汾无轻舟。

(0)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
孤灯然燃客梦,寒杵捣乡愁。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0)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
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0)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蝌斗子

临池见蝌斗,羡尔乐有馀。
不忧网与钓,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0)

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
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春云凑深水,秋雨悬空山。
寂寂清溪上,空馀丹灶闲。

(0)

题金城临河驿楼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