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风庭(fēng tíng)的意思:指宽敞明亮的大厅,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怀宽广,见识广博。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海榴(hǎi liú)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感如同海榴花一样红艳热烈。
榴红(liú hóng)的意思:指榴莲的果实成熟时的红色,比喻事物成熟或者人的容貌红润健康。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庭院(tíng yuàn)的意思:指家庭的院子或宅院。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竹风(zhú fēng)的意思:指竹子摇曳的风景,比喻清新宜人的环境。
- 翻译
- 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翁独自一人,穿着敞开的衣服,手扶拐杖,在清晨的凉意中漫步。
他因为不喝酒,竟然彻夜未眠,自己嘲笑自己能写诗却陷入困顿。
梅雨季节,园林里的橘树青翠,竹林中的石榴花红艳。
如果不是因为守卫孤城,又有谁能像他这样在幽静的住所度过时光呢?
- 注释
- 白发:形容人的头发已白。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零落的样子。
秃翁:光头老人。
披襟:敞开衣襟。
扶杖:拄着拐杖。
早凉:清晨的凉意。
偶因:偶然因为。
不饮:不饮酒。
全无寐:完全无法入睡。
自笑:自我嘲笑。
例得穷:常常陷入困境。
梅雨:江南夏季的一种连绵阴雨天气。
园林:种植花草树木的地方。
江橘绿:江边的橘树翠绿。
竹风:竹林中的微风。
海榴红:石榴花开得鲜艳。
守禦:守卫防御。
孤城:孤立的城市。
闭:封闭。
幽居:隐居的生活。
似此公:像这样的老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清晨起来漫步园中的情景。开篇“白发萧萧一秃翁,披襟扶杖早凉中”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一位头发斑白、须发稀疏的老人,他依靠拐杖在清晨的凉意中行走。这种描写既表现了诗人的年迈,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接着“偶因不饮全无寐,自笑能诗例得穷”两句,透露出诗人由于少饮酒而难以入睡,因此便自嘲自己的诗才能有限。这里的“不饮”可能是比喻,不仅指饮酒,也可理解为清醒地面对生活,而非迷醉于世俗之中。
随后的“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两句,则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春日花果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这里的“梅雨”、“竹风”等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画面。
最后,“若非守禦孤城闭,谁有幽居似此公”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独处、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守禦孤城闭”和“幽居似此公”,都是对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写照、自然景观描绘以及隐逸情怀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于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