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侯戎院何方伯张都阃东巡避暑铅山观音洞·其三》
《陪侯戎院何方伯张都阃东巡避暑铅山观音洞·其三》全文
明 / 霍与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洞外似沃焦,洞里忽水消。

六月不知暑,八风常自调。

尘避庾公扇,泉分巢父瓢。

隔山丛桂在,何处隐堪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八风(bā fēng)的意思:指八种外在的风吹草动,比喻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巢父(cháo fù)的意思:指父亲长期在家中呆着,不务正业,不负责任。

隔山(gé shān)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像隔山一样遥远。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山丛(shān cóng)的意思:形容大量的山丘或丛林。

沃焦(wò jiāo)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长茂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官员游览铅山观音洞的避暑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内外环境的鲜明对比以及洞中清幽之景。首句“洞外似沃焦,洞里忽水消”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洞外炎热与洞内清凉的氛围巧妙勾勒出来,暗示了观音洞的神奇之处。接着,“六月不知暑,八风常自调”进一步强调了洞内的凉爽,即使是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舒适。

“尘避庾公扇,泉分巢父瓢”两句运用典故,庾公扇和巢父瓢分别象征着避暑的工具和生活用品,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观音洞环境的清静与高雅。最后,“隔山丛桂在,何处隐堪招”则表达了对洞中景色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隐逸情怀,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这神秘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之乐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霍与瑕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猜你喜欢

游太华寺和素轩沐公春日韵

鹭渚鸥波接远天,落花飞絮满平川。

春归客梦偏惊雨,寒食僧家不禁烟。

涧底泉声消永日,阶前草色换流年。

何由近向东林住,常得寻师水石边。

(0)

题画

千峰落日阴,闪闪鸦飞尽。

隔树暗鸣泉,苍茫路难认。

何处远归樵,山花红插鬓。

(0)

余读元人王仲蔚诗爱其杨柳青旗连坐榻杏花春色过邻墙之句惜无全章因足一律奉寄施彦颙

夹城门外好风光,曾醉君家碧玉觞。

杨柳青旗连坐榻,杏花春色过邻墙。

回鸾锦字新题句,睡鸭铜炉小篆香。

酩酊不辞归路晚,银鞍骢马映斜阳。

(0)

少年乐

少年骑骏马,意气两相骄。

驰骋春风里,人看满渭桥。

(0)

送渊上人

远公无定迹,心与白云闲。

瓶锡春风里,帆樯暮雨间。

鸟啼临水树,猿响隔溪山。

此际随缘去,家林几日还。

(0)

凤台曲

月明露湿宫花影,梦断瑶台桂香冷。

阑干缥缈碧云齐,银潢欲堕星斗低。

紫篁吹残彩霞坠,翩然同上青鸾背。

青鸾背稳仙骨轻,玉妃笑倚珠宫迎。

铜凫漏尽秦楼曙,琼管遗声落何处?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