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露有馀饮,空林多所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洁(gāo jié)的意思:高尚纯洁,不受世俗诱惑和污染。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水引(shuǐ yǐn)的意思:指引水流,比喻引导或带领别人。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天籁(tiān lài)的意思:指非常美妙动听的声音或音乐。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蝉(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蝉鸣的独特魅力与深邃意境。
首句“吟向无人处,初如落叶声”,开篇即以“吟”字点题,暗示蝉鸣如同诗人的低吟,而“落叶声”则营造出一种秋日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定下基调。蝉鸣与落叶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和声,引人入胜。
接着,“频将流水引,写出素琴情”,进一步深化了蝉鸣的意象。这里将蝉鸣比作流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蝉鸣的连续与悠长,更暗喻蝉鸣如同古琴之音,纯净而富有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蝉鸣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凉露有馀饮,空林多所惊”,这两句描绘了蝉鸣在清晨露水与空旷森林中的独特景象。露水的“馀饮”象征着自然界的滋润与生机,而“空林”的“多所惊”则暗示了蝉鸣在宁静中带来的震撼与生命力的展现。这一对比,既突出了蝉鸣的清新与活力,也体现了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美好。
最后,“不因天籁好,高洁可谁名”,以反问的形式收尾,强调了蝉鸣之所以被赞誉,是因为它源自于自然界的美好与高洁。这里的“天籁”不仅指蝉鸣,更是泛指自然界中一切美妙的声音,而“高洁”则寓意着蝉鸣所代表的高尚品质与纯洁心灵。全诗以此结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与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蝉(其二)》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蝉鸣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五台行(咏梁、唐、晋、汉、周)
繁台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
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
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
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麕至谁能争。
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
禄山仰空若猪屠,翟让仆地如牛吼。
愁台庄宗战败登愁台,酒酣四顾悲风来。
野人献雉味徒美,壮士骑马颜如灰。
可怜昔日英雄才,夹河蹀血驰风雷。
胜兵百万使臂指,伶官数十为祸胎。
萧萧落叶墓门棘,独眼龙眠墓中泣。
生儿但作斗鸡豪,琵琶火消髑髅赤。
沙台穹庐拜受白貂裘,身披入洛垂藻旒。
甘呼高鼻胡作父,岂料大目儿为仇。
儿无远略浪战尔,纱帽迎降泪如洗。
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
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
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
北台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
龙床继拱两父子,凤历才逾四春秋。
湘阴登楼求死所,大原建庙依皇祖。
髯王阵败愤世仇,独跨黄骝泣山雨。
归来抚剑自悲歌,无儿送老如愁何。
薛甥继了何甥继,却向北台降宋帝。
铜台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
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
瓦棺纸衾瘗姑公,黄旗紫盖从柴宗。
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
当时只有范丞相,惯识征诛与揖让。
九乌迭落须臾间,又扶红日一轮上。
《五台行(咏梁、唐、晋、汉、周)》【明·刘定之】繁台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麕至谁能争。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禄山仰空若猪屠,翟让仆地如牛吼。愁台庄宗战败登愁台,酒酣四顾悲风来。野人献雉味徒美,壮士骑马颜如灰。可怜昔日英雄才,夹河蹀血驰风雷。胜兵百万使臂指,伶官数十为祸胎。萧萧落叶墓门棘,独眼龙眠墓中泣。生儿但作斗鸡豪,琵琶火消髑髅赤。沙台穹庐拜受白貂裘,身披入洛垂藻旒。甘呼高鼻胡作父,岂料大目儿为仇。儿无远略浪战尔,纱帽迎降泪如洗。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北台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龙床继拱两父子,凤历才逾四春秋。湘阴登楼求死所,大原建庙依皇祖。髯王阵败愤世仇,独跨黄骝泣山雨。归来抚剑自悲歌,无儿送老如愁何。薛甥继了何甥继,却向北台降宋帝。铜台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瓦棺纸衾瘗姑公,黄旗紫盖从柴宗。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当时只有范丞相,惯识征诛与揖让。九乌迭落须臾间,又扶红日一轮上。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7367c698e26a8b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