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吹叶词为舒亦蕃作·其一》
《吹叶词为舒亦蕃作·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仙人木叶一半鸾声

夜夜碧空外,风泉相与清。

苏门无此啸,太上有馀情。

谁识元音好,多从茉莉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空外(kōng wài)的意思:指在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

鸾声(luán shēng)的意思:指极其美妙的声音。

茉莉(mò lì)的意思:茉莉是一种花卉,常用来比喻美丽、纯洁、高雅的品质。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苏门(sū mén)的意思:指某人的门第或家族世代显赫,声望卓著。

太上(tài shàng)的意思:指最高的、最尊贵的。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元音(yuán yīn)的意思:指声音中的元音部分,没有辅音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吹叶词为舒亦蕃作(其一)》。诗中以“仙人吹木叶”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一半作鸾声”,将木叶吹奏的声音比作鸾鸟的啼鸣,增添了神秘与美妙的色彩。夜晚的碧空中,风与泉水相互应和,清音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苏门无此啸”,这里借指苏轼的啸声,表达了对仙人吹叶之音的赞美,认为这种声音超越了苏轼的啸声,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太上有馀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声音蕴含的深邃情感,让人感受到超乎寻常的韵味。

最后,“谁识元音好,多从茉莉生”,表达了对这种美好声音的难以言喻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声音如同茉莉花香一般,清新淡雅,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秋风词

秋风年年吹薄罗,所欢不归奈年何。

菖蒲花老谢青娥,床头明光昏泪波。

归来赠我珠十斛,别泪与之谁少多。

(0)

甲子重九·其二

隔江风阻故乡山,怅望登高不可攀。

未识沧桑荒世界,几人落帽事情间。

(0)

作画题句十首·其八

高树暮烟横,飞花照眼明。

四围围锦锈,画趣杂诗情。

(0)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其九

繁枝疏影碧云宽,点玉攒珠正侧安。

后世乱涂终是弊,清姿难向画图看。

(0)

壬申十二月四日陶社消寒第一集分呈众览二十首·其六章先生慰农

故纸钻研夜复晨,隆冬两度剧伤神。

敢誇造凤空前哲,常恐穷鱼累故人。

南郭开襟愁露肘,西园著集健吟身。

过庭诗礼趋承久,愿假珍闻侑众宾。

(0)

叠韵和祝味三先生

丙寅之岁孟春月,小园宴集忘形迹。

我公江上老文豪,后至为余增色泽。

昔者此地多隐沦,竹林先有高人宅。

后来宅废邱墓存,至今巷以刘伶额。

数千百载成漫园,乔梓才大皆宗伯。

更百十载适园辟,太邱门第传清白。

祖孙父子工丹青,不徒文字搜绿赤。

昔贤遗泽流孔长,子弟翩翩皆奋翮。

今兹座有周濂溪,宾中之宾礼前席。

其馀社友多瑰才,荟萃胥藉东山力。

僻地能留名士踪,题名他日摩崖刻。

当筵独让子建豪,放浪形骸不拘格。

高谈雄辩口如河,兴酣狂笑惊臧获。

我公落落君子儒,意致平淡真骚客。

别后颁来纪念词,宝之奚啻连城百。

理足气盛天籁鸣,回环雒诵爱不释。

忘形交久并忘年,欢洽平生视此夕。

宾朋投赠夙珍藏,积之既久将盈尺。

鸿文惠我公尤多,将来寿世余之责。

赖公提倡斯社成,不才甘作群贤役。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