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案几(àn jǐ)的意思:案几是指案几案上的东西,比喻事情的端倪或蛛丝马迹。
宾主(bīn zhǔ)的意思:指客人和主人的关系,客人作为宾客,主人作为东道主。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柴车(chái chē)的意思:指古代用来运送柴禾、石块等重物的车辆。比喻人贫穷、生活艰苦。
荡心(dàng xīn)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思想被外界的诱惑、干扰所影响,不安定或动摇。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扣关(kòu guān)的意思:指因为一些原因而被拒绝进入某个地方或参与某个活动。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黾勉(mǐn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艰苦努力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若非(ruò fēi)的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僮仆(tóng pú)的意思:指仆人、奴仆。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心耳(xīn ěr)的意思:指人的内心对外界声音或信息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幽绝(yōu jué)的意思:形容景色幽静而绝美。
直上(zhí shàng)的意思:迅速向上升起或发展;直接上升而不停留。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主意(zhǔ yì)的意思:主意指的是对事物的认识、看法或决策。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个问题或事情的想法、意见或计划。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注释
- 绝顶:山的最高峰。
茅茨:茅草屋。
直上:笔直向上。
扣关:敲门。
僮仆:侍候的童仆。
窥室:看屋内情况。
巾柴车:用布篷覆盖的简陋车子。
钓秋水:在秋天的水边钓鱼。
差池:错过, 错开。
黾勉:努力, 尽力。
仰止:仰望, 敬仰。
草色:草的颜色。
新雨:刚下的雨。
松声:松树的声音。
契:符合, 投合。
幽绝:幽静深远的地方。
荡心耳:使心胸舒畅。
宾主意:宾主之间的交往。
清净理:清静无为的道理。
兴尽:兴致消尽。
方:才。
待之子:等待那个人。
- 翻译
- 山顶上有一座小小的茅草屋,直上去大约有三十里路。
敲门没有童仆应声,屋里只有桌案和几。
如果不是乘坐着布篷的柴车,大概就是在垂钓秋水边。
错过了与主人的见面,只能遗憾地空自仰望。
新雨后草色翠绿,傍晚松涛声在窗前响起。
能在这幽静的地方得到满足,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虽然没有宾主之间的交往,却深得清静的道理。
尽兴之后才下山去,何必非要等待别人的陪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找隐者的行者,在绝顶高处寻觅一片茅草屋,直上三十里山路,却发现无人看守的空寂。诗中通过“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表现了这种宁静与孤独。以下两句“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则用比喻的手法推测隐者的可能生活方式,或许在山上采集柴火,或是在溪边垂钓捕鱼。
接下来的“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表达了行者与隐者未能相遇的遗憾,但依然对那份宁静的生活充满向往。随后的“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则是对山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自得其乐,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即使没有宾客往来,也不影响诗人获得一种清净和满足。
最后,“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则是诗人感受饱满后,准备离开山中,但又似乎在说,即便如此,也无需急于等待某种结果,因为这次寻找隐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薄薄酒三首·其二
薄薄酒,免厚味,丑丑妇,得长年。
渊明饮酒聊小醉,醉后清风北窗眠。
季伦百万买娇丽,一朝祸至空弃捐。
因思达者得其趣,那用情爱汩心渊。
门栽五柳池种莲,瓶无斗粟囊无钱。
浮云富贵不须问,在世得失付自然。
君看曳玉垂金趋魏阙,何如蹑舄散策吴羌边。
君看奇珍异味食方丈,何如粝饭野蔌在目前。
古来知此亦自少,或出或处随吾权。
入秋雨过暑光薄,桂子将绽添清妍。
抱瓮独醉有深乐,不用抽钗唤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