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头(dōng tóu)的意思:指东方的一端或东方的尽头。
俯视(fǔ shì)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以高人姿态看待或傲视他人。
海东(hǎi d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远离正道,迷失方向。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山隐(shān yǐn)的意思:山隐是指山体被云雾等自然现象所遮掩,不露出来。比喻隐藏、不显露或不外露。
天门(tiān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豪华富贵的住宅。
霄上(xiāo shàng)的意思:指高出天空的极高之处,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一线(yī xiàn)的意思:表示极为微弱或微小的差距或界限。
隐约(yǐn yuē)的意思:模糊不清,不明确。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泰山时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路入天门眇九州”,以“眇”字形容视野之辽阔,仿佛道路直通天门,将整个九州尽收眼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三山隐约海东头”,通过“隐约”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远处三座山峰在海平面尽头若隐若现的景象,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秘色彩。
“此身迥在云霄上,俯视黄河一线流。”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站在高处,仿佛凌空而立,将自己置身于云霄之上,从这样的高度俯瞰黄河,只见一条细线般的水流蜿蜒而过。这种视角的转换,不仅展现了泰山之巅的壮观景色,更寓意着人应当超越日常琐事,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世界和人生,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及黄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境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湖夜月
昔闻放翁歌镜湖,船尾有酒船头书。
又闻鉴湖赐贺老,剡川一曲春风好。
番阳之东有重湖,风光与此真不殊。
澄波湛湛秋莹洁,碧月一片沈冰壶。
彩舟荡漾摇画桨,上下天光映虚幌。
踏歌搥鼓乐者谁,武陵樵客来湖上。
赋诗横槊何英雄,气概或誇前两翁。
我思此景劳梦寐,东望咄咄徒书空。
呈陈正己十四韵
相识十五年,未有今日谈。
沉沉千丈绠,窈窈太古潭。
灵关乍掣锁,宝藏初抽函。
为于万亿秭,出此一二三。
戢戢骑无数,津津饴正甘。
天驱远色冥,日堕西晖酣。
言归浣垢泽,少俟收炎惔。
凉风转右桷,好月来东庵。
听君十日语,饫我平生贪。
毫釐得细数,窾隙容周谙。
万象斗维北,八方车指南。
明明绳尺陈,皎皎星月参。
外物复何有,此欢诚可耽。
愿推轻财心,慷慨倾籯甔。
和揭尉冬至韵
自古珍斯日,留机与世窥。
不因冬有至,谁识道之涯。
一点阳初动,千山木未知。
此时俄已复,端的更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