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低啭,龙怒鸣,一缕情丝去又停。
非花非雾将人凝。
这首《东瓯令》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的画面。
首先,“莺低啭,龙怒鸣”,开篇以莺鸟的轻柔啼鸣和龙的愤怒吼声,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带有紧张氛围的场景,象征着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激烈。接着,“一缕情丝去又停”,形象地描绘了情感如同飘忽不定的丝线,在心中缠绕、游离,难以捉摸却又无法割舍。
“非花非雾将人凝”一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抽象与神秘感,暗示情感如同虚无缥缈的云雾,既不能触摸,也无法完全理解,却能深深影响人心。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深度,又富有诗意,让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在玉指,中间迸,须臾裂竹两三声,林际数峰青。”这一部分则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玉指”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人的感受与自然界的反应联系起来,仿佛情感的波动触动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裂竹之声与远处青山的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力量,也隐喻了情感的强烈冲击与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综上所述,《东瓯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情感与自然之间深刻关联的独特洞察,以及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