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犹贤社分咏得春闺》
《犹贤社分咏得春闺》全文
清 / 夏子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灯花閒剔暗心惊,夫婿天涯尚戍征。

怕见陌头柳色,偏闻枝上晓莺声

鸳鸯欲绣愁先结,蝴蝶贪看梦未成。

莫再相思红豆种,红颜强半多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心(àn xīn)的意思:指暗地里存有恶意、不怀好意的心思。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夫婿(fū xù)的意思:夫婿指的是妻子的丈夫,亦可用来指代丈夫。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红豆(hóng dòu)的意思:指美好的爱情或者纯洁的感情。

蝴蝶(hú dié)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者轻浮的女子。

柳色(liǔ sè)的意思:指柳树的颜色,也用来形容春天柳树的绿色。

陌头(mò tóu)的意思:指在陌生的地方或陌生的人面前。

强半(qiáng bàn)的意思:指在一对相似的人或事物中,一个更强、更好的一方。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陷思念之中的女子形象,细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挂念。首句“灯花閒剔暗心惊”,以剔灯花的动作隐喻女子深夜难眠,内心充满忧虑和不安,暗示了她对丈夫安危的担忧。接着,“夫婿天涯尚戍征”直接点明了丈夫远在他乡,正处在征战之中,这种分离让女子倍感孤独和焦虑。

“怕见陌头新柳色,偏闻枝上晓莺声”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情感。新柳的生长和黄莺的啼鸣,本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但在女子眼中却成了触动离愁别绪的触媒,她既害怕面对这些代表着新生与希望的自然景象,又无法避免地被它们唤醒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鸳鸯欲绣愁先结,蝴蝶贪看梦未成”则将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女子试图通过绣鸳鸯来寄托对丈夫的思念,但未等完成,心中已满是愁绪;而她渴望在梦中与丈夫重逢,却总是梦不成真,这反映了她对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感受,以及对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莫再相思红豆种,红颜强半误多情”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妥协。红豆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女子劝诫自己不要再种下相思的种子,以免红颜易老,多情易伤。这句话既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痛苦的一种预设,体现了女子在情感与理智之间艰难抉择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孤独、思念与自我反省的情感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夏子麟
朝代:清

字炳,本邑长泾地蒲市里人。清末,醉心于康梁新学,入苏州高等师范学堂,以优等理科举人卒业。民国初,军阀混战,先生息影家园,从事教育,兴办蒲市里小学,后任教于无锡荣氏工商中学,苏州乐益女中,江阴县中,课馀以诗赋倾吐爱国之情。著有《思静室课馀剩墨》。
猜你喜欢

十九日访马天禄佥宪于西城不遇马上戏成四绝录奉一笑从者以是疲惫多不能兴·其四

不妨随步踏春阳,可笑人閒我独忙。

屈指旧游三十载,一官赢得鬓丝长。

(0)

和韵谢王国宾司言

幻身依佛寄城东,颜色犹疑在眼中。

一霎电光生死易,百年春梦古今同。

宿缘有分思重结,幽壤无情恨莫通。

多谢故人王逸少,独来挥泪向西风。

(0)

赐庄八景为周草亭驸马作·其二地分云囿

割取东皋一半青,主家恩泽重王庭。

绮檐绣户看花地,犹有先朝揽胜亭。

(0)

喜晴

山灵应识我重来,溪雾林霏次第开。

周道暗尘如水净,汉陵佳气逐阳回。

先朝驻马留斋殿,何处呼鹰有猎台。

预恐阴何诗力健,拥炉无计拨寒灰。

(0)

淳安族兄敏恭并孺人方氏挽诗·其二

未受三牲养,俄惊两鬓霜。

悲生慈竹径,尘掩寿萱堂。

阿母书来速,仙翁谱系长。

传家孤凤在,恩重水曹郎。

(0)

梁处士

梁鸿清誉重闽川,块坐青山是几年。

惠泽有功存里闬,胜游无迹到林泉。

写真想见松云影,哀些犹闻薤露篇。

喜得贤孙方继美,青毡无愧一经传。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