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面(bàn miàn)的意思:指人的面部表情或态度只显示出一部分,而隐藏了真实的想法或情感。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机静(jī jìng)的意思:形容机械或器物静止不动。
日永(rì yǒng)的意思: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指事物逐渐好转或发展。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天机(tiān jī)的意思:指天意、天数、天道的机密。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燕垒(yàn lěi)的意思:指高大的城墙或围墙。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幽韵(yōu yùn)的意思:幽深的音韵。
蛛丝(zhū sī)的意思:指微小的线索或蛛网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独坐小亭,四周环绕着芬芳的池塘,阳光洒落,树影婆娑,时间仿佛静止。燕子归来,花香随风飘散,柳絮轻舞,落在蛛网上,增添了几分春意。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致相映成趣,于闲适中体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夜幕降临,诗人的吟唱惊动了栖息的鸟儿,悠扬的韵律从深邃的枝头传来,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柬同社诸君
孤云久无依,倦鸟亦应返。
胡为迟暮年,而不思栖遁。
劳生会有营,泉石情空缅。
俗务讵能羁,人苦不自遣。
方外觅佳游,聊作尘世隐。
况兹同社人,襟期尽萧散。
相见无俗谈,淹留畅清眄。
触目各成吟,晚就斋厨饭。
入山何必深,会心不在远。
形迹谁能拘,越礼亦非善。
岂学嵇阮徒,山阳恣慢诞。
题长城驿姜女祠
新秋天气佳,群鸟鸣林木。
公事既云已,策杖越山麓。
是时雨初收,万象喜新沐。
高原扩奇怀,远迩纷来目。
古祠覆茅茨,修篁夹径曲。
云是秦时女,殉夫长城窟。
斯言似不经,史传无专录。
山海有高坟,余曾吊昔夙。
睹兹然疑生,错误沿流俗。
应是杞梁妻,夫死死于哭。
姑置无复道,徘徊眷遐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