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萧篇哭孙·其三》
《萧萧篇哭孙·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西风玉一枝残,犹自萧萧月影寒。

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风玉(fēng yù)的意思:指人的姿态或仪态优美,像风中的玉一样清雅美丽。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玉树(yù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才华出众的人或事物。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萧萧篇哭孙》(其三)中的片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西风玉树一枝残”,以西风中凋零的玉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一枝残败的景象,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也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悼。玉树在秋天的西风中凋零,如同人生中的离别与终结,给人以深深的悲凉感。

次句“犹自萧萧月影寒”,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即使在月光下,树木依然显得萧瑟,寒意透过月影直抵人心。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

后两句“白发只堪供伏枕,那教双泪更漫漫”,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与无奈。白发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与不舍。伏枕而眠,泪水如泉涌,难以自抑,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法言说的哀愁。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之痛,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西风、玉树、月影、白发和泪水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北山潘驿宰为年友潘雪松先生侄以忆祖母致政归喜赋五绝送之·其三

五斗虽微亦主恩,那堪鹤发系慈孙。

白云千里今朝合,不换三公慰倚门。

(0)

送孙匪莪之黔守安顺

久擅天台仙吏名,宁从推毂祇专城。

黔南烽炽思龚遂,阙北恩疏待士行。

指顾山河劳借箸,亿千貔虎赖提衡。

愿君努力宽宵旰,旦暮除凶奏凯平。

(0)

送如愚上人归五子山

山开五子儗芙蓉,持钵南游三径松。

贝叶声闻堪伏虎,莲花光现可降龙。

汉仙一脉飞来锡,渔父多心叹转篷。

五子曾能绳五祖,归从何处问真宗。

(0)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其十一

载德南行数月长,天门稽首结离肠。

趑趄一步一回首,与世俱传不忍忘。

(0)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二十一

缇灰甫动启微阳,宫漏听残夜未央。

元后起居临紫幄,衮章黼黻佩鸣珰。

(0)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鱼塘中损趐不觉悽切漫作二章·其二

此鹤原仙品,飞来自九皋。

顶丹依日曝,羽白柰霜高。

忽损云霄翮,翻从丘壑号。

主人如善养,鸾凤且同翱。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