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清闲居》
《德清闲居》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巳无新梦到清都空有高情隐居

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研厌求书。

圉人积夜防虎,溪女叩扉朝卖鱼。

困即枕书饥即饭,谋生自笑一何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典衣(diǎn yī)的意思:指代典型的服饰,也比喻身份显赫的人。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积夜(jī yè)的意思:积夜指连续多个晚上不睡觉,一直工作或学习。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清都(qīng dōu)的意思:指政治清明、治理清廉的都城。

生自(shēng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产生于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隐居(yǐn jū)的意思:指退隐到山林或乡野中过隐居生活,远离尘嚣。

圉人(yǔ rén)的意思:指被困在圈子里,无法自由行动的人。

枕书(zhěn shū)的意思:睡觉时将书作为枕头,表示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孟頫在德清的闲居生活,充满了淡泊与自适的情怀。首句“巳无新梦到清都”,暗示诗人已远离尘嚣,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心向往之的“清都”象征着精神上的归宿。接着,“空有高情学隐居”一句,表明诗人虽身居尘世,但内心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不为外物所动。

“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研厌求书”两句,通过对比贫富与健康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即使生活贫困,仍愿意典当衣物以购买喜爱的画作;即便身体不适,也厌倦于研习书籍,反映出他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圉人焚积夜防虎,溪女叩扉朝卖鱼”描绘了邻近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圉人(养马的人)夜晚防火防盗,溪边的女子清晨开门售卖鲜鱼,这些日常生活的场景,进一步衬托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困即枕书饥即饭,谋生自笑一何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性态度,无论是困倦还是饥饿,都能找到满足的方式,甚至在谋生上也显得有些粗疏,但这恰恰体现了他率真洒脱的性格。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常父相率作吴丞相挽词·其二

鸣玉东西府,藏舟辰巳年。

盐梅捐鼎实,箕尾返星躔。

阴德元丰政,遗书太史编。

后人瞻彷佛,图像在凌烟。

(0)

句·其四

堕杳霭更上,迎晖亭徙倚。

(0)

过都监赵思正崇班容膝庵

公子居闲厌华屋,一官江海辞羁束。

端能有志学渊明,数板垣墙营小筑。

榜名容膝雅所宜,寄傲南窗聊自足。

祖宗承平逾百年,胄绪蕃衍如云烟。

敦诗阅礼不胜数,人物似君尤卓然。

论文讲蓺未易料,虚己下士常折旋。

忆昔初逢大梁下,风味向人如倒蔗。

苦遭猿鹤促还山,回首相望惊百舍。

谁言江路渺云涛,一舸春风重命驾。

(0)

行歌亭·其二

先生本自负经纶,志在丘园世莫亲。

不信请看门下客,尽为金马玉堂人。

(0)

哭少游学士·其三

瓶盂客京口,彷佛熙宁末。

君方驾扁舟,归来自苕霅。

中泠忽相值,倾盖忘楚越。

禅挥庞老锋,辩鼓子贡舌。

连宵极名谈,江阁倚清绝。

扣槛出鼋鼍,时取一笑发。

邗沟介淮海,济济多俊杰。

良辰苦招要,结好从此设。

堂堂紫髯翁,道德冠前烈。

风流广文先,烱烱事脩洁。

老禅魁丛林,冠盖趋杂遝。

三豪相继往,墓木叶屡脱。

子今复云亡,枯棋愈残缺。

相逢旧好间,悲诧那忍说。

明年东下船,系缆竹西月。

茗奠蜀冈南,弹指当永诀。

(0)

听盛道人琴·其一

阴云收雨阁曾檐,寂寂西风不动帘。

烧尽夜堂红蜡炬,高山流水听无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