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戏状元崔昭纬》
《下第戏状元崔昭纬》全文
唐 / 张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zhuàngyuáncuīzhāowěi
táng / zhāngshǔ

qiānjiāngshānpéiwěigèngfēngshuǐshīlónglín

zuóhuànhuāshàng绿yángfāngcǎowèi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风水(fēng shuǐ)的意思: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观念,指的是通过布局、方位和环境等因素来调整气场,以达到吉祥、幸福和繁荣的目的。

花溪(huā xī)的意思:指美丽的溪流,也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或环境。

浣花(huàn huā)的意思:洗净花朵,比喻精心装饰。

骥尾(jì wěi)的意思:形容人的仪表或文章的结尾出色。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上雨(shàng yǔ)的意思:指雨势逐渐加大,下得更大了。

为何(wèi hé)的意思:为什么;为何;何故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浣花溪(huàn huā xī)的意思:指美丽的溪流,也比喻美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曙的作品,名为《下第戏状元崔昭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笔法,展现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千里江山陪骥尾" 这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骥尾"指的是马的尾巴,这里的"陪"字用得非常有意境,既描绘了诗人远行时与自然景观相伴随的场景,也蕴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之感。"千里江山"则是对广阔天地的生动写照。

紧接着的"五更风水失龙鳞","五更"指的是夜晚的分时,意指深夜,而"风水"象征着自然界中的流动与变化。"失龙鳞"则是一种比喻,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尊贵,"鳞"是龙身上的鳞片,这里的"失"意味着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于某种东西的丧失或怀念。

第三句"昨夜浣花溪上雨",通过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昨夜"、"浣花溪"——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淡远的情景。这里的"雨"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受。

最后一句"绿杨芳草为何人",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绿杨芳草"形容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而"为何人"则是在询问这般美好景致是给谁准备的。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赞叹,也可能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情感投入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同时也触及到了更为深远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张曙
朝代:唐   籍贯:南阳(今属河南)   生辰:772-846

张曙 (772-846),小字阿灰,一作阿咸,南阳(今属河南)人。侍郎张祎之从子。(一说侄)。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颇为乡里所重。词传一首,或疑张泌作。 
猜你喜欢

甲戌元日

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

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

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0)

成容若侍卫致张见阳手札二十九通卷未有顾梁汾秦留仙朱竹坨姜西溟跋荣叔翚观察得之属题·其二

片羽人间见且稀,九朝词客首全低。

朱秦去后风流断,阁笔沈吟敢浪题?

(0)

梁退庵先生青灯有味似儿时遗照为公曾孙鸿志题

乡国徵耆献,黄楼不可谖。

博通侔左海,都雅迈榕园。

曩读公随笔,如聆古格言。

百为归檃栝,四部恣燖温。

缅想承平盛,能容夙好敦。

典章纪南省,掌故载枢垣。

阳朔停行幰,沧浪展别樽。

丛谈皆有物,旁證必穷源。

自世书香业,浑忘节度尊。

短檠宁忍弃,墨帐记留痕。

炳烛惭生晚,传灯识道存。

请看无尽火,洛诵到曾孙。

(0)

宋琢绿石兰亭图砚拓本为林甥磊斋题·其二

涪翁洮石记亲题,却异元珍采瘴溪。

谁为较量绿沈色?归装度陇不曾携。

(0)

出永定门里许有松横偃孑立道旁画以传之

不惜道途老,终伤气类孤。

年来兵马过,天幸免樵苏。

(0)

题渡边晨亩画孔雀

北地南禽苦耐冬,故巢云海梦重重。

为君不惜倾金翠,芳景清歌讵易逢?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