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沁州史长老》全文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思济的《寄沁州史长老》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故地金田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中“旧时行县到金田,曾向禅窗借榻眠”两句,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在金田的相聚时光,展现了诗人与长老之间深厚的情谊。禅窗、榻眠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宁静祥和的场景,也暗示了两人在精神上的契合与交流。
接下来,“别后小诗聊寄问”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长老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诗歌这一媒介传递关切的心意。这不仅是对远方友人的问候,也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龛灯还有几人传”一句,以象征性的龛灯,寓意着长老的精神与智慧是否能被传承下去,既是对长老个人命运的关切,也是对传统文化与智慧能否延续的忧虑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回忆与寄语,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琵琶仙.舟中望白帝,寄漱泉
天际征帆,甚愁里、过却巫山巫峡。
斜照还上层楼,兴亡问啼鴂。
凝望极、哀湍坏道,渐忘了、汉家陵阙。
城上荒砧,沙边断碛,遗恨犹咽。
漫回首、听雨僧庐,数镫下、寒虫共凄绝。
刚是带围消损,奈西风轻别。
归雁远、题画甚处,又一抹、扫尽残叶。
料也中酒高歌,唾壶敲缺。
高阳台.题风洞山
汉月萧条,胡笳断续,忍看满地斜阳。
万种牢愁,故宫犹剩红墙。
酸辛莫把从头话,负恩儿、甘作降王。最堪伤。
两颗头颅,一样收场。
青衫红粉飘零矣,甚鸾颠凤倒,要问苍苍。
如此因缘,天公怎太荒唐。
裙钗却抢千秋节,坐蒲团、兀自思量。忽回肠。
埋近忠坟,魂魄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