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经嫌字小,问事爱声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贻 老 僧 宋 /信 禅 师 俗 胝 知 多 少 ,庞 眉 拥 毳 袍 。看 经 嫌 字 小 ,间 事 爱 声 高 。暴 日 终 无 厌 ,登 阶 渐 觉 劳 。自 言 曾 少 庄 ,游 岳 两 三 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阶(dēng jiē)的意思:指逐级爬升,逐步提升。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阶渐(jiē jiàn)的意思:逐渐升级或提高,步步高升。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庞眉(páng méi)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浓密而长大。
毳袍(cuì páo)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穿的毛质衣袍,比喻富贵、显赫的身份。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问事(wèn shì)的意思:指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原委。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 注释
- 俗腊:世俗的习俗。
庞眉:白发老人。
拥毳袍:穿着皮袍。
看经:阅读佛经。
嫌字小:嫌字迹太小难以看清。
问事:询问事情。
暴日:烈日。
登阶:上台阶。
渐觉劳:逐渐感到疲劳。
曾少壮:年轻时。
游岳两三遭:游历过几次名山。
- 翻译
- 世俗的习俗有多少,白发老人穿着皮袍。
阅读佛经时嫌字太小,询问事情时声音却很高。
即使在烈日下也毫不厌倦,上台阶时逐渐感到疲惫。
他自己说年轻时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岳。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贻老僧》,是宋代信禅师所作。诗人通过对老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句“俗腊知多少”暗示了老僧经历过许多世俗的岁月,而“庞眉拥毳袍”则描绘出老僧年迈但依然身披毛皮僧袍的形象,体现了他的朴素与坚守。
接下来的两句,“看经嫌字小,问事爱声高”,通过老僧阅读佛经时对字体大小的挑剔和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的特点,表现了他的专注和热情。老僧即使在烈日下也不觉得厌倦,但随着年龄增长,爬台阶时已感疲惫,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最后两句“自言曾少壮,游岳两三遭”,老僧回忆自己年轻时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岳,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执着。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位经历丰富、虔诚向佛的老僧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余春慢.雨雹
窈窕纹纱,参差曲槛,无计消他长夏。
金钲匿影,石燕穿云,缥缈灵旗来也。
隐隐轻雷度时,不惜真珠,抛残盈把。
似湘妃游泳,玉徽零乱,冰弦弹罢。
又疑是、破阵钱塘,青天飞去,雪霰一时交下。
介山昨夜,风雨黄昏,霹雳车凭谁借。
怊怅方塘,碧筒出水初圆,怎禁狼藉。
助新凉、午梦绳床,彷佛声飘鸳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