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岁我受书,夜窗烛如晦。
我读辄不忘,母命再促睡。
以君孤苦年,视我尤蓰倍。
君能体母心,母劳乃汝爱。
温严皆母恩,恩状岂可绘。
儿兮手中编,母兮机上泪。
不贷(bù dài)的意思:不屈服,坚定不移。
程课(chéng kè)的意思:指程式化的课程,没有创造性和活力。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孤苦(gū kǔ)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孤独、贫苦、没有依靠。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见背(jiàn bèi)的意思:指看到背影,就能认出这个人。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了解得很深。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略同(lüè tóng)的意思:大致相同或相似
木作(mù zuò)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才能、技艺等像木做的一样坚固、可靠。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青黛(qīng dài)的意思:指通过勤奋学习或工作而获得的成就或荣誉。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受书(shòu shū)的意思:接受书籍。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纵性(zòng xì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个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或表现。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黄节所作的《题篝灯纺读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诗人自述早年丧母,与诗中的“君”命运相似,都曾在烛光下刻苦读书。母亲严格要求,虽有时责罚,但其背后的爱心和期望让诗人铭记在心。诗人感慨,母亲当年为自己的辛勤付出,远超过自己今日的孤苦,而这份母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如手中的书籍和机上的泪水。最后,诗人通过“风木作青黛”的景象,描绘出母亲离世后凄凉的环境,表达了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哀悼。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母子深情,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