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端方(duān f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行为举止非常得体、庄重。
方士(fā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学问的人。
风采(fēng cǎi)的意思:指人的风度和气质,形容人的仪态优雅,神采奕奕。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庙堂(miào táng)的意思:指朝廷、官场,也可以指官僚体制、政治权力的地方。
深沉(shēn ché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性格、感情等内在世界深奥、沉静,不轻易流露出来。
士论(shì lùn)的意思:士论指的是士人之间的辩论或争论。
台省(tái shěng)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肖似(xiào sì)的意思:非常相像,极为相似
有志(yǒu zhì)的意思: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 翻译
- 有志者深思而坚定,无心之人言行一致。
朝廷应以国家为重,官员应回归公正无私。
家族名声因他而显赫,他的品行和言论备受尊重。
他在高位如同留下左右手,其风范使朝廷充满活力。
- 注释
- 有志:坚定的决心。
深沉:深思熟虑。
无心:无意间。
出处:言行表现。
庙堂:朝廷。
国:国家。
台省:政府机构。
公:公正无私。
肖似:类似,像。
家声:家族声誉。
端方:正直。
士论:士人的评价。
上:在高位。
留:留下。
左右:重要助手。
风采:风度。
壮:增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同所作,名为《送尧夫二章(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或同僚离去的不舍和赞美。
“有志深沉定,无心出处同。”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品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内心坚定,有远大的抱负,不为外界干扰而动摇。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庙堂应为国,台省复还公。”这里的“庙堂”与“台省”通常指的是朝廷中的重要机构或官职。这两句强调了朋友在国家政事上的担当和归属,以及其忠诚于公而不私于己。
“肖似家声重,端方士论雄。”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外貌与内在品质的赞赏,“肖似”意味着外貌堂堂,“家声重”则是指家族背景或名望。而“端方士论雄”则强调了朋友之端正和学者中人的英勇形象。
“上如留左右,风采壮朝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留在身边的愿望,以及对其非凡气质和能量在朝廷中的影响力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深沉、坚定、忠诚、端方等词汇,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品行高尚之人的形象。文同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朋友的敬意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文学功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