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犒 蛮 给 衣 宋 /李 石 毡 裘 重 译 裹 风 腥 ,改 袭 衣 冠 拜 舞 轻 。不 是 两 阶 蒙 圣 化 ,应 将 五 饵 笑 书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舞(bài wǔ)的意思:拜谢并跳舞,表示非常感激。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两阶(liǎng jiē)的意思:指程度、等级、地位等相差甚远。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五饵(wǔ ěr)的意思:指用五种不同的食物来引诱或诱饵,比喻用多种手段或条件来引诱或诱使人。
袭衣(xí yī)的意思:指衣服被迅速地抓住或夺走。
笑书(xiào shū)的意思:笑书是指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让人发笑,具有幽默的特点。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毡裘(zhān qiú)的意思:毡裘是指粗糙的毡子和毛皮做成的衣物,形容质朴、朴实无华的人或事物。
重译(chóng yì)的意思:
[释义]
(1) (动)经过多次翻译。
(2) (动)重新翻译。
[构成]
偏正式:重〔译
- 翻译
- 穿着毛皮大衣,满身风尘,仿佛带着野性的味道,他恭敬地更换礼服,轻盈地行礼。
如果不是因为朝廷的圣明教化,他可能会嘲笑那些只知读书的士人,用五种手段诱惑他们。
- 注释
- 毡裘:毛皮大衣。
腥:野性或粗犷的气息。
改袭:更换礼服。
衣冠:正式服装。
拜舞:行礼。
两阶:朝廷的高位。
蒙圣化:受到圣明教化的熏陶。
五饵:五种手段,比喻权势或利益。
笑书生:嘲笑只知读书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将士换装备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边疆军人的艰辛与对中央圣化力量的渴望。
“毡裘重译裹风腥”,这里的“毡裘”指的是厚重的皮毛衣物,用来抵御严寒,“改袭衣冠拜舞轻”则是说换上新的装束,进行轻盈的舞蹈,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塞军人的不易和中央的文明礼仪之间的差距。
“不是两阶蒙圣化”,这里的“两阶”可能指的是中央的双重尊贵或是双层宫阙,“蒙圣化”则意味着接受圣化的洗礼,即希望得到中央文化的熏陶。这句诗表达了边疆军人对于中央文明的向往。
“应将五饵笑书生”,“五饵”通常指的是古代供养学子的五种粮食,这里可能是比喻,表示希望能像读书人那样有机会学习和成长。整句表达了一种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以及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新生的愿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军人的描写,展现了边疆与中央之间的文化差异,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文明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